王氏相师山庄

相师之山云杳冥,千崖万壑倚空青。

上方雷雨藏天井,南极风烟落洞庭。

溪客去迷花蔼蔼,野人居爱竹泠泠。

何时遂买登山屐,乘兴还来叩石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王氏相师山庄》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山居图景。诗中以“相师之山”为背景,通过“云杳冥”、“千崖万壑”、“上方雷雨”、“南极风烟”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远离尘嚣的氛围。山中的溪流、花木、竹林,以及隐居其中的人们,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

“溪客去迷花蔼蔼,野人居爱竹泠泠”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山中居民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他们或在花丛中迷失,或在竹林间流连,享受着自然带来的宁静与美好。最后,“何时遂买登山屐,乘兴还来叩石扃”表达了诗人对这一片净土的向往和渴望,期待未来能再次造访,与自然亲密接触,体验那份难得的宁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寄托了其对心灵归宿的追求,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山水田园生活的理想化向往。

收录诗词(300)

傅若金(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汝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 籍贯: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
  • 生卒年:1303—1342

相关古诗词

高明楼

江上孤城映水回,市中层构出尘开。

衡庐树入青天尽,章贡波翻白日来。

每曰陈登门有客,最传王粲赋多才。

阑干百尺应能借,乘兴谁同月下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周尚志同归寓所适寺门已闭会宿张伯龙宅

清秋为客依僧寺,落日逢君过客窗。

并座总看人似玉,临觞翻畏酒如江。

曲终别院归银烛,钟罢回廊闭石幢。

已去却还仍不恶,论诗未觉寸心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寿陈景让都事四十韵

种德由来远,流芳信有苗。

名门多令器,夫子最高标。

地迥瞻崧岳,天清见斗杓。

声名从结发,问学自垂髫。

江汉栖迟久,林亭兴致饶。

紫兰敷月露,苍竹倚风飙。

画艇移书放,秋灯把剑挑。

微名宁屑屑,高志独嚣嚣。

五气乘昌运,群英集圣朝。

武功收赫怒,文治付宣昭。

历数初歌禹,聪明已赞尧。

求贤多晏食,梦帝起中宵。

石室仍高隐,中台歘见招。

赐书悬日月,乘传出云霄。

议论纡三顾,荣光动百僚。

入宫催护玺,趋府听呜镳。

郊社陈周礼,神人协舜韶。

出关春衣绣,分陕夜乘轺。

獬触心弥壮,豺吞胆共销。

封章犹恳切,归思遽飘飖。

衮职江湖隔,锋车道路遥。

凝旒思穆穆,行李发萧萧。

典祀尊原庙,承釐洽大寥。

步依文石进,香近黼裳飘。

白日明骢马,清霜急早雕。

帝裾遮道引,谏草避人烧。

佐省持三尺,绳民究八条。

兵曹多暇豫,郎位益崇超。

所向才华冠,何曾意气骄。

台评推妙画,士望慰深翘。

引拔连茅茹,芬芳杂桂椒。

银章看且佩,金鼎竟须调。

小草方惭出,浮萍久恨漂。

文章殊豹隐,篆刻近虫雕。

徐稚矜悬榻,苏秦惜弊貂。

敢期充砥砺,犹幸致刍荛。

黄鹄追高举,青松托后凋。

火行占孟月,星聚识生朝。

寿酒开云液,仙音出凤箫。

祇应成远业,未可慕松乔。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送孔惟中再谒祖林

吾郡称文物,君家续圣贤。

尼山悬日月,野树隔云烟。

追远逢昭代,游方及盛年。

北通三仲谱,南下九江船。

雁起垂纶外,鸥飞解缆前。

水凉闻雨坐,沙暝望星眠。

岱岳遥临海,河流远自天。

路询洙泗境,人指郓欢田。

日观朝辉接,风云暮色连。

閟宫俱寂寂,阙里独绵绵。

翠合知林墓,翚飞识庙堧。

趋庭槐气润,拜下柏阴圆。

科斗残书帙,旋虫坏乐悬。

图稽始祖出,世别小宗传。

远近论昭穆,尊卑齿后先。

杖裁楷木净,冠截桧皮坚。

旧俗闻诗礼,遗仪见豆笾。

玉倾当别酒,珠写赠行篇。

古道嗟环辙,长途劝著鞭。

京师同逆旅,瀛海限飞仙。

赋或君王问,贫应故旧怜。

苦吟冰合砚,危坐雪侵毡。

鱼目从人贵,蛾眉祇自妍。

犹怀薛氏剑,未绝伯牙弦。

卒业思归鲁,离群遽发燕。

霜蹄终奋迅,风翼暂回旋。

文忆来时把,诗要去日联。

绿芜羁思满,青柳别愁牵。

为客惭乌鸟,因君感杜鹃。

兖城多驿使,频寄彩云笺。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