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见刘君来近远,门前两度满枝花。
朝来惆怅宣平过,柳巷当头第一家。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过刘三十二故宅》。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刘君久未到来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往昔时光的怀旧。
"不见刘君来近远" 这一句表明诗人对于友人的渴望和等待,时间的流逝使得相聚变得遥不可及。"门前两度满枝花" 则描绘出自然景象中春天花开的美丽场景,同时也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孤独。
接下来的"朝来惆怅宣平过","惆怅"一词表现了诗人的心情复杂,不仅是对友人的思念,也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柳巷当头第一家" 这句中的"柳巷"往往在古代文学中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同时也是离别和愁绪的代名词。"第一家"则可能是指刘君的住宅,是诗人心目中最为重要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白居易以其平实的语言风格,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环境氛围融合,使读者在阅读中能感受到那种难以名状的情愫和诗人独特的情怀。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闻道移居村坞间,竹林多处独开关。
故来不是求他事,暂借南亭一望山。
白石清泉抛济口,碧幢红旆照河阳。
村人都不知时事,犹自呼为处士庄。
风吹杨柳出墙枝,忆得同欢共醉时。
每到集贤坊地过,不曾一度不低眉。
梁王旧馆雪濛濛,愁杀邹枚二老翁。
假使明朝深一尺,亦无人到兔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