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作三星行送曹子野归楚时予亦将归里

石公先生,汝生以郑为宅,以水为度。

眠龙痴蛟鞭其尾而不飞,唯有蛰龙闻雷而起。

仰天潝潝如有诉,所乐者瘦壤清泉,所吟者溪风月露。

有窍无心何所郁以鸣,不过感时触机如风行于空而万窍自怒。

隐流缁客,目为山中之韶頀。

识者又以为偏枯冷,淡似于陵仲子之清,轩辕弥明之句。

石公抚几而笑曰:曹君汝岂敦煌之索,平原之辂。

长安冠带隘巷陌而相求,胡为乎逐西风而远去。

君既脂车,余亦戒路。

望江上之青峰,指湘皋之红树。

汉沔相踞,一衣带水,俟君于油口之渡。

左公城外绿刺天,便是巨擘高吟处。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名为石公的隐士形象,他居住在郑地,以水为界,与世隔绝。石公的生活简单而宁静,他与龙、蛟为伴,享受着瘦壤清泉、溪风月露带来的乐趣。他的内心如同无心之物,却能感知时节变化,如同风吹过空旷之地,引发万物共鸣。被人们视为山中的韶頀(古代乐器),有人认为他过于清冷,类似于陵仲子的清高,轩辕弥明的孤傲。

石公在诗中表达了对曹子野归楚的戏谑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即将归里的计划。他邀请曹子野一同前往,沿途欣赏江上的青峰、湘皋的红树,以及汉沔交汇的美景。最后,他提到左公城外的绿树直插云霄,预示着那里将是他们高吟畅谈的好地方。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隐士生活场景和对友人归途的想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归隐生活的思考。

收录诗词(1666)

袁宏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字:中郎
  • 号:石公
  •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 生卒年:1568~1610

相关古诗词

过中山见诸名迹题清风店壁

中山酒可饮,塔可登。辋川翠竹风棱棱。

东坡瘦墨如健鹰。唐封古迹石崚嶒。

刺史爱民慈且能。高看青山夜抱冰。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蒸]韵

石公解嘲诗

信美此土兮,乐而忘死。彼国之人兮,爱贤好士。

彼国之王所与游者何人兮,华胥之君臣,西方之父子。

彼国无劫数等量兮,不知者以为自酉而开,至卯而止。

于是醉君闻石公名,乃召以为客卿。

形式: 乐府曲辞

潼关题壁

官道上,尘昏昏。邮舍中,气煴煴。夹道如火益膏薪。

枯鱼失水噞其唇。华山君,岂不闻。濡笔雨,和墨云。

十丈莲焦玉女嗔。乘风自振潇湘裙。

夜半浇我洗头盆。

形式: 乐府曲辞

赠李医者

秋橘绿成行,方书白满架。

君非韩伯休,胡乃不二价。

去年短褐辞乡里,游来半载声名起。

参苓如山信手空,门前冠带若流水。

长安医士乱于府,个个乌纱似老鸦。

谁似丰城李公子,谈笑直揖五侯家。

朝卖药,晚致身。大妇喜,小妇嗔。席未温,呼先生。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