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其八)戊午秋半,偕胡景回,刘自昭二兄小饮待月

试问平生,几番见、中秋明月。

今老矣,一年紧似,一年时节。

底事层阴生障碍,不教玉界冰壶彻。

莫姮娥、嫌此白头翁,心肠别。风动处,浮云揭。

云绽处,清光泄。倩何人扫荡,大家澄澈。

且掉悲欢离合事,相逢只怕尊中竭。

放儿童、今夜上青霄,探蟾穴。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吴潜的《满江红·其八》。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词通过对中秋明月的追忆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生命无常以及人生悲欢离合的深刻感慨。

“试问平生,几番见、中秋明月。”这两句开篇提问,既是自问,也是向读者发问,引出主题,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接下来的“今老矣,一年紧似,一年时节。”则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感慨,岁月匆匆,令人感到老之将至,时节的轮回让人感到一年的时间似乎越来越短暂。

“底事层阴生障碍,不教玉界冰壶彻。”这里的“底事”指的是自然界的变化,“层阴”则是秋天特有的景象。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月亮美景不能如愿以观的遗憾。

“莫姮娥、嫌此白头翁,心肠别。”这两句中,“莫姮娥”指的是神话中的月宫仙女嫦娥,而“白头翁”则是诗人自指。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嫦娥的羡慕,以及对自己老之将至、无法与美景长久相伴的无奈。

最后,“风动处,浮云揭。云绽处,清光泄。”描写的是月亮在风中出现时的情况,而“倩何人扫荡,大家澄澈”则是诗人对理想状态下的美好景象的向往。

整首词通过对中秋明月的追忆和现实的对比,以及对生命无常、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慨,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是宋代词作中的上乘之作。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其一)戊午九月七日,碧沚和制几韵

岁岁重阳,何曾是、两般时景。

人自有、悲欢离合,晦明朝暝。

日月湖边来往艇,楼台水底参差影。

又何妨、时暂狎沧波,轻鸥并。闲顿放,朱门静。

新结裹,朱帘整。尽百年人事,移场换境。

欲插黄花身已老,强倾绿醑心先醒。

羡游鱼、有钓不能收,钩空饼。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四)碧沚月湖,四用韵

一笑相携,且休管、兔升乌坠。

那更是,可人宾客,未饶崔李。

金叵罗中醽醁莹,玉玲珑畔歌珠缀。

望湖光、一片浸韶光,真双美。云絮襞,能纤细。

云彩聚,能黏腻。料出山归岫,等闲间尔。

碧沚风流人去后,石窗景物春深里。

算邯郸、客梦几惊残,炊犹未。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七)寄赵文仲、南仲领淮东帅宪

岳后湘灵,曾孕个、擎天人物。

临古岘、纶巾羽扇,笑驱胡羯。

护塞十年高叔子,出师一表侪诸葛。

有孤忠、分付与佳儿,真衣钵。刘家骥,驰空阔。

薛家凤,飞横绝。比君家兄弟,可能豪杰。

草木声名如电扫,毡裘心胆闻风折。

待安排、江汉一篇诗,归来说。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十一)禾兴月波楼和友人韵

日薄寒空,正泽国、一汀霜叶。

过万里、西风塞雁,数声哀咽。

耿耿有怀天可讯,悠悠此恨谁能说。

倚阑干、老泪落关山,平芜隔。提短剑,腰长铗。

昔壮志,今华发。有江湖征棹,水云深阔。

要斩鼪鼯埋九地,可怜乌兔驰双辙。

羡渠侬、健笔扫磨崖,文章别。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