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法华寺西溪联句

常愿山水游,灵奇赏皆遍。

云端访潭洞,林下徵茂彦。

枕石爱閒眠,寻源乐清宴。

探幽渐有趣,凭险恣流眄。

竹影思挂冠,湍声忘摇扇。

旁登樵子径,却望金人殿。

萝叶朝架烟,松花暮飞霰。

蝉声掩清管,云色缘素练。

从事暮澄清,看以得方便。

攀崖屡回互,绝迹无健羡。

野客归路逢,山僧入林见。

云林会独往,世道从交战。

塔庙年代深,云霞朝夕变。

潜流注隈隩,触石乍践溅。

逸兴发山林,道情忘贵贱。

临流日复夕,应接空无倦。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探索,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宁静的过程。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常愿山水游,灵奇赏皆遍”表达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渴望与追求,希望遍览世间所有奇异的风景。接着,“云端访潭洞,林下徵茂彦”描述了诗人探访高耸云端的深潭与幽静的山林,寻找智者与贤士,体现了他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

“枕石爱閒眠,寻源乐清宴”则展现了诗人喜爱在岩石上休息,享受清静的夜晚,以及追寻源头的乐趣,体现出他对自然生活与内心平静的向往。“探幽渐有趣,凭险恣流眄”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深入探索未知领域的乐趣,以及在险峻之地自由眺望的豪情。

“竹影思挂冠,湍声忘摇扇”通过竹影与湍急水流的声音,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中忘却尘世烦恼的心境。“旁登樵子径,却望金人殿”则描绘了诗人沿着山间小径攀登,回望庄严的寺庙,体现了他对自然与宗教的双重敬畏。

“萝叶朝架烟,松花暮飞霰”通过清晨的雾气与傍晚的雪花,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幻莫测之美。“蝉声掩清管,云色缘素练”则通过蝉鸣掩盖了悠扬的笛声,云彩与白练交织的景象,表现了自然声音与色彩的和谐之美。

“从事暮澄清,看以得方便”表达了诗人通过自然的观察与体验,获得了内心的澄清与智慧。“攀崖屡回互,绝迹无健羡”则展示了诗人面对艰难险阻时的坚韧不拔,以及对世俗功名的淡泊态度。

“野客归路逢,山僧入林见”描绘了诗人与山中隐士相遇的情景,体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认同与向往。“云林会独往,世道从交战”表达了诗人选择独自前往云林深处,远离世俗纷争,追求精神自由的决心。

“塔庙年代深,云霞朝夕变”通过古老的寺庙与不断变化的云霞,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潜流注隈隩,触石乍践溅”描绘了水在曲折的山谷中流淌,碰到石头激起水花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逸兴发山林,道情忘贵贱”表达了诗人因自然美景激发的超脱之情,以及对道德情操的重视,超越了社会地位的束缚。“临流日复夕,应接空无倦”则描绘了诗人每日面对流水,无论是日出还是日落,都感到心旷神怡,没有丝毫厌倦。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宗教、道德等多重层面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

贾弇(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云门寺小溪茶宴怀院中诸公

喜从林下会,还忆府中贤。

石门云路里,花宫玉笥前。

日移侵岸竹,溪引出山泉。

猿饮无人处,琴听浅溜边。

黄粱谁共饭,香茗忆同煎。

暂与真僧对,遥知静者便。

清言皆亹亹,佳句又翩翩。

竟日怀君子,沉吟对暮天。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征镜湖故事

将寻炼练药井,更逐卖樵风。

刻石秦山上,探书禹穴中。

溪边寻五老,桥上觅双童。

梅市西陵近,兰亭上道通。

雷门惊鹤去,射的验年丰。

古寺思王令,孤潭忆谢公。

帆开岩上石,剑出浦间铜。

兴里还寻戴,东山更向东。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秋日宴严长史宅

北客来江外,秋山到越中。

故交多此见,清兴复能同。

落木秦山近,衡门镜水通。

檐前苔绕砌,篱下菊成丛。

泫泫花承露,泠泠叶动风。

卷帘看彩翠,对酒命丝桐。

戊日辞巢燕,商天向浦鸿。

骞开通细雨,笑语望秋空。

懒竹霜天绿,残花醉里红。

客游惊落叶,更使恨风蓬。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严氏园林

策杖山横绿野,乘舟水入衡门。

客来多从业县,僧去还指烟村。

春韭青青耐剪,香粳日日宜飧。

自愧薄沾冠冕,何如乐在丘园。

鸟散纷纷花落,人行处处苔痕。

水池偏多白鹭,畦隔半是芳荪。

柳径共知归郭,暮云谁使当轩。

形式: 六言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