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剪綵花应制

剪綵迎初候,攀条故写真。

花随红意发,叶就绿情新。

嫩色惊衔燕,轻香误采人。

应为熏风拂,能令芳树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裁剪彩带迎接初春的到来,攀枝描绘花朵的真容。
花朵随着红色的意蕴绽放,叶片紧随绿色的新情生长。
娇嫩的颜色让归巢的燕子惊讶,轻盈的香气误引了行人。
这应是因熏风轻轻吹拂,才使得芳香的树木迎来春天。

注释

剪綵:裁剪彩色丝带。
初候:初春时节。
攀条:攀折树枝。
写真:描绘真实的形象。
花随:花朵随着。
红意:红色的意蕴。
叶就:叶片紧随。
绿情:绿色的新情。
嫩色:娇嫩的颜色。
衔燕:归巢的燕子。
轻香:轻盈的香气。
误采:误引。
熏风:温暖的春风。
拂:吹拂。
芳树:芳香的树木。
春:春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初春时节,皇帝于内殿举行的宴会。诗人以精湛的笔触捕捉了剪綵花(一种装饰性的纸花)的细致美感,以及春天万物复苏的情景。

"剪綵迎初候"一句,通过对剪綵花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于新春到来时节变化的敏锐感知。"攀条故写真"则表明这些装饰不仅是为了美观,更承载着岁月的记忆和情感。

接下来的两句"花随红意发,叶就绿情新"描绘了春天自然界中花开叶绿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一种情感的更新与开始。这里的"红"和"绿"不仅是色彩,更蕴含着生机勃勃之意。

"嫩色惊衔燕,轻香误采人"则通过对细腻颜色的描写,以及春天花香可能引起的人们情感上的困惑或迷惘,表达了作者对于初春景象的深切体验和敏锐捕捉。

最后两句"应为熏风拂,能令芳树春"则是对这场宴会中的装饰效果的赞美。诗人认为,这些剪綵花不仅能够承受微风的吹拂,更能唤醒沉睡的树木,使其充满生机。

整首诗通过对初春时节和宫廷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以及对于自然美景和人文情怀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20)

赵彦昭(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年不详,约卒于唐玄宗开元二年后不久。少豪迈,风骨秀爽。及进士第,调南部尉。历左台监察御史。中宗时,累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睿宗立,出为宋州刺史。后入为吏部侍郎,迁刑部尚书,封耿国公。寻贬江州别驾,卒。彦昭所作诗,《全唐诗录》存一卷,传于世

  • 籍贯:甘州张掖
  • 生卒年:唐](公元?年至七一四年后不久

相关古诗词

奉和圣制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皇情遍九垓,御辇驻昭回。

路若随天转,人疑近日来。

河看大禹凿,山见巨灵开。

愿扈登封驾,常持荐寿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奉和幸白鹿观应制

云骖驱半景,星跸坐中天。

国诞玄宗圣,家寻碧落仙。

玉杯鸾荐寿,宝算鹤知年。

一睹光华旦,欣承道德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六龙齐轸御朝曦,双鹢维舟下绿池。

飞观仰看云外耸,浮桥直见海中移。

灵泉巧凿天孙渚,孝笋能抽帝女枝。

幸愿一生同草树,年年岁岁乐于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圣后经纶远,谋臣计画多。

受降追汉策,筑馆许戎和。

俗化乌孙垒,春生积石河。

六龙今出饯,双鹤愿为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