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水亭瀑布歌

天孙纤锦愁复愁,当窗轧轧逢牵牛。

停梭一哂秋水阔,闻声对影私绸缪。

不知何人诉天帝,帝怒倒决银河流。

浪花破蕊开顷刻,冰飞雪骇无停留。

乘槎之客疾归去,西池王母惊防秋。

南来乌鹊相拍浮,三十六只芙蓉鸥。

是时共工氏,以头触不周。

虙妃手抱一卷石,欲塞五城十二楼。

至今涓涓滴滴泐秋雨,虽有琼斤璧凿难补修。

秦王开山五丁死,漏出一线如鸿沟。

沟水东西划江海,余支散入西南州。

州人不知天水碧,唤作瀑布真奇绝。

耳如乖龙翻急雨,目如飞仙弄华雪。

又如千军万马中,白战何曾持寸铁。

层层兜罗绵,屑屑真珠帘。

行来夜郎国,读破《秋水》篇。

来牛去马渺何处,老鱼瘦蛟噤不前。

虽有白玉京烂银峰,水精之宫琉璃之屏风,有此色皎洁,无此声■䃧。

长桥蜿蜒微径通,山声水色天濛濛。

孤亭一角耸而立,使我目千里穷,耳三日聋,开拓万古之心胸。

笔亦不能绘声,声亦轰无始终,仿佛关西大汉唱江东。

化为千百亿万右手乱拨琵琶铜。

可惜奇境落天外,奇语横胸中。

李仙谢贼搜牢不及到,坐今匡庐天都龙湫雁宕一一欺英雄。

题诗上马掩耳走,萧萧万籁无人踪。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瀑布景象,诗人以天孙(织女)和牵牛星的传说为引子,营造出神秘而深情的氛围。织女因思念而停下织机,倾听瀑布声,引发了一系列神话般的想象,如天河倾泻、冰雪飞舞,以及乘槎客的归程和神话人物的活动。瀑布的壮观被比喻为秦王开山的巨力,其水流分支如同鸿沟,最终汇聚成南国的奇观——望水亭瀑布。

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如乖龙急雨、飞仙弄雪、千军万马,生动刻画了瀑布的动态与气势。他形容瀑布的声音如层层兜罗绵、屑屑真珠帘,既有视觉的细腻,又有听觉的震撼。在这样的奇境中,诗人感叹美景难以言表,只能用“笔亦不能绘声,声亦轰无始终”来形容,仿佛能听到关西大汉的豪放歌声。

最后,诗人感慨奇境未被世人所识,而他自己却未能详尽描绘,表达了对瀑布美景的遗憾和对自身才情的自嘲。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和艺术表现力。

收录诗词(32)

舒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铜鼓诗

望之铁色质则铜,被以鼓名声乃钟。

面如尘镜冷不镕,底如覆釜其音跫。

中央一束黄腰蜂,土花战血相淡浓。

上有文字如云龙,手三摩挲不可踪。

我随车骑来南笼,此鼓献自耕田佣。

问渠铸鼓何所宗,云是诸葛征蛮凶。

渡泸五月济火从,功成畀锡罗甸封。

岁时伏腊事吉凶,椎牛酾酒宴万峰。

乃以此鼓代鼓镛,青山白雨双杖筇。

小叩小鸣初冬冬,大叩大鸣既逢逢。

天空谷应声隆隆,诸苗拜舞衣无缝。

罢宴藏鼓无敢纵,千载风俗兹益恭。

忆昨巨虚负蛩蛩,鼓鼙将帅思三冬。

今者戍鼓罢不摏,催花羯鼓声玲珑。

请留此鼓镇边墉,笋业丹■悬维枞。

虽殊石鼓赋车攻,颇仿土鼓追黄农。

金人十二销镝锋,并勒我诗当纪庸。

而我再衰三则慵,雷门之布綦难容。

形式: 古风

重过飞云洞寄仁甫

暗泉涓涓流古洞,洞口飞云白如瓮。

我往之日云相迎,今我来思云亦送。

云非昨日云,客是去年客。

客归云不归,飞来飞去荡无迹。

客休笑云云笑人,云即是客客亦云。

百年三万六千日,问客年来年去羌何因。

去年看云云满衣,今年云冻云不飞。

千山万水岁聿莫,夕鹃啼罢朝乌啼。

山亦为云遮,水亦为云渡。

思公子兮云外路,可惜同来不同去。

指此空林片石中,与君旧坐看云处。

形式: 古风

杨忠悯公祠(其一)

不上需头乞郡章,残豪重扫一台霜。

力排宰相冰山冷,声撼郎官铁锁香。

九庙灰飞无劫火,两楹血食此斜阳。

读书种子何曾绝,愁杀钤山旧草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杨忠悯公祠(其二)

塞上和戎厌鼓鼙,闺中抗疏撤钗笄。

三边债帅骄无主,千古忠臣烈有妻。

仙箓荒唐天左右,朝衣惨澹市东西。

玉熙事事堪惆怅,碧血何时化紫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