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城寄仲弟

共城稻秧如黍禾,共城木少种竹多。

熟闻迩来风土美,贫无置锥知奈何。

百门苍翠太行麓,百泉清泠淇水澳。

长安宦游跬步到,隐居鸡黍终年足。

人生早念少游言,燕领莫矜飞食肉。

即今囊空未果归,且为黎侯歌式微。

寄声好在久良苦,异时自楫来迎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共城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环境,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兄弟之情的深切关怀。

首句“共城稻秧如黍禾”,以稻田的繁茂景象开篇,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画卷。接着,“共城木少种竹多”则通过对比,突出了竹子在共城的普遍与重要性,竹子不仅美化了环境,也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熟闻迩来风土美”表达了诗人对共城美好环境的赞誉,而“贫无置锥知奈何”则流露出对贫困生活的无奈与感慨。这种情感的转折,使得诗歌更加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现实困境的反思。

“百门苍翠太行麓,百泉清泠淇水澳”描绘了共城周边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观,展现出一种宁静和谐之美。“长安宦游跬步到,隐居鸡黍终年足”则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简朴生活的追求。

“人生早念少游言,燕领莫矜飞食肉”引用了古代诗人少游的名言,提醒人们要珍惜生活,避免过分追求物质享受,体现了诗人对道德品质的重视。最后,“即今囊空未果归,且为黎侯歌式微”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在异乡,但心系家乡,希望早日归乡的心情。

“寄声好在久良苦,异时自楫来迎汝”则是对远方兄弟的深情呼唤,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与期待,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友情的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的佳作。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田家行

春耕高原不辞苦,晚岁离离满百亩。

岂知输稻如输金,始信种田虚种黍。

持黍易金入市行,粳稻踊贵黍价轻。

十钟一石亦不惮,三时力农空自惊。

去年岁荒食丰菽,今年岁丰弥不足。

物理悠悠难豫谋,谁谓丰荒略相覆。

形式: 古风

荒田行

大农弃田避征役,小农挈家就兵籍。

良田茫茫少耕者,秋来雨止生荆棘。

县官募兵有著令,募兵如率官有庆。

从今无复官劝农,还逐鱼盐作亡命。

形式: 古风

戏作青瓷香球歌

蓝田仙人采寒玉,蓝光照人莹如烛。

蟾肪淬刀昆吾石,信手镌花何委曲。

濛濛夜气清且嫭,玉缕喷香如紫雾。

天明人起朝云飞,彷佛疑成此中去。

形式: 古风

樱桃花开留徐二饮

晨晖照屋清露晞,樱桃花房开欲齐。

繁花先得造物巧,不与众卉争高低。

参差萼萼相照耀,恍惚满眼令人迷。

鸟惊风过若无意,云起雪飞空满蹊。

仰攀浓香俯玩影,应接不暇昏鸦栖。

流光易失动壮士,斗酒相劳和天倪。

浩歌直欲并日夜,醉耳不能分鼓鼙。

人间出处未尝定,暂虽会合终当暌。

子今跃马至万里,脱略尘土排云霓。

豫知明年花复发,怅望君子无由携。

少年且作后日意,更使封植惊淮西。

形式: 古风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