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作青瓷香球歌

蓝田仙人采寒玉,蓝光照人莹如烛。

蟾肪淬刀昆吾石,信手镌花何委曲。

濛濛夜气清且嫭,玉缕喷香如紫雾。

天明人起朝云飞,彷佛疑成此中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戏作青瓷香球歌》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蓝田仙人制作青瓷香球的过程与场景,充满了想象与艺术感。

首先,“蓝田仙人采寒玉”,开篇即以“蓝田”这一地名引出仙人与珍稀玉石的联系,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蓝光照人莹如烛”,运用比喻手法,将蓝田之光比作明亮的蜡烛,形象地描绘出其光芒的清澈与照耀力,同时也暗示了作品的珍贵与纯净。

“蟾肪淬刀昆吾石,信手镌花何委曲”,进一步描述了制作过程中的精细与复杂。这里使用了“蟾肪”、“昆吾石”等具有神秘色彩的词汇,增添了作品的奇幻感。同时,“信手镌花”则强调了艺术家的高超技艺和随意自如的创作状态,而“何委曲”则体现了作品设计的巧妙与繁复。

“濛濛夜气清且嫭,玉缕喷香如紫雾”,这两句诗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香气的缭绕。通过“濛濛夜气”与“紫雾”的比喻,不仅展现了环境的朦胧美,也暗示了香球散发出的香气如同紫色的雾气般弥漫,给人以视觉与嗅觉的双重享受。

最后,“天明人起朝云飞,彷佛疑成此中去”,以晨曦初现、人醒云散的景象收尾,既呼应了开头的“蓝田仙人”,又赋予了作品以生命与流转的意味。仿佛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随着诗中的情境一同经历了从夜晚到清晨的变化,最终仿佛置身于这美妙的艺术世界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青瓷香球制作过程及场景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艺术美的追求与欣赏,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樱桃花开留徐二饮

晨晖照屋清露晞,樱桃花房开欲齐。

繁花先得造物巧,不与众卉争高低。

参差萼萼相照耀,恍惚满眼令人迷。

鸟惊风过若无意,云起雪飞空满蹊。

仰攀浓香俯玩影,应接不暇昏鸦栖。

流光易失动壮士,斗酒相劳和天倪。

浩歌直欲并日夜,醉耳不能分鼓鼙。

人间出处未尝定,暂虽会合终当暌。

子今跃马至万里,脱略尘土排云霓。

豫知明年花复发,怅望君子无由携。

少年且作后日意,更使封植惊淮西。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万卷生

白头书生南国贤,读书万卷夜忘眠。

陋巷箪瓢未曾饱,苦心独行竟谁怜。

翻经遍穷十二等,陈力夐过三千年。

莫笑青袍学士老,太平能颂连中弦。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野望

重阳去寥落,小雪碧苍茫。

兽起骇枯草,鸟归横夕阳。

薄云低引白,衰菊暗消黄。

伫立何为久,怆人非故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芜城閒望二首(其一)

幽寻古城上,秋景日悽悽。

落照映原没,阴虫当路啼。

隋宫变芜蔓,楚分失端倪。

自是伤亡国,非关醉眼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