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槐安阁

曲阁深房古屋头,病僧枯几过春秋。

垣衣蛛网蒙窗牖,万象纵横不系留。

白蚁战酣千里血,黄粱炊熟百年休。

功成事遂人间世,欲梦槐安向此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古老的曲阁深处,病僧独坐枯木几旁已度过无数春秋。
灰尘覆盖的衣物和蜘蛛网布满窗户,万物纵横交错,仿佛与外界断了联系。
白蚁激烈争斗,洒下千里战场的血迹,黄粱饭煮熟了,百年光阴就此终结。
功成名就后,世间纷扰,只想在梦境中寻找那宁静的槐安世界,来此一游。

注释

曲阁:古老的曲形楼阁。
病僧:生病的僧人。
枯几:枯朽的几案。
春秋:年复一年。
垣衣:积尘的衣物。
蛛网:蜘蛛网。
窗牖:窗户。
万象:万物。
纵横:交错。
系留:牵连。
白蚁战酣:白蚁激烈争斗。
千里血:千里战场的血迹。
黄粱炊熟:黄粱饭煮熟。
百年休:百年光阴结束。
功成事遂:功成名就。
人间世:世间纷扰。
槐安:宁静的梦境。
游:游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题槐安阁》,通过对古屋内景的描绘,展现出一种静谧而沧桑的氛围。首句“曲阁深房古屋头”点出地点的古老与幽深,病僧枯几的形象则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僧人的孤独。"垣衣蛛网蒙窗牖"进一步描绘了屋内的破败与荒凉,蛛网密布,暗示着世间万物的无常。

接下来的“万象纵横不系留”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变化无常的感慨,一切都在时间的洪流中瞬息万变,无法停留。“白蚁战酣千里血,黄粱炊熟百年休”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如同白蚁筑巢般忙碌,最终却化为尘土;黄粱一梦,百年光阴转瞬即逝。

最后两句“功成事遂人间世,欲梦槐安向此游”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功名利禄的反思,希望在梦中寻求内心的安宁,寄情于槐安阁的虚幻世界,以超脱现实的梦境来寻求心灵的慰藉。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深沉和独特风格。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题樊侯庙二首(其二)

门掩虚堂阴窈窈,风摇枯竹冷萧萧。

邱虚馀意谁相问,丰沛英魂我欲招。

野老无知惟卜岁,神巫何事苦吹箫。

人归里社黄云暮,只有哀蝉伴寂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题樊侯庙二首(其一)

汉兴丰沛开天下,故旧因依日月明。

拔剑一卮戏下酒,剖符千户舞阳城。

鼓刀屠狗少时事,排闼谏君身后名。

异日淮阴傥相见,安能鞅鞅似平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默轩和遵老

平生三业净,在俗亦超然。

佛事一盂饭,横眠不学禅。

松风佳客共,茶梦小僧圆。

漫续山家颂,非诗莫浪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颜徒贫乐斋二首(其二)

小山作友朋,义重子舆桑。

香草当姬妾,不须珠翠妆。

鸟乌窥冻砚,星月入幽房。

儿报无炊米,浩歌绕屋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