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挽内》,是明代诗人张嗣纲所作。诗中以哀婉的笔触,表达了对亡妻深切的怀念与悲痛之情。
首联“四十年前苦病魔,细君于我竟如何。”开篇即点明了妻子生前遭受病痛之苦,而诗人自己却未能给予足够的关怀与照顾,内心充满了自责与愧疚。接着,“细君”一词,既是对妻子的尊称,也蕴含着对妻子细腻温柔的赞美。
颔联“菱花日暗青丝改,樛木春深绿荫多。”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妻子比作菱花,随着时间的流逝,菱花日渐暗淡,青丝也已斑白,象征着生命的消逝和岁月的无情。同时,樛木在春天里枝繁叶茂,绿荫覆盖,与菱花的凋零形成鲜明对比,寓示着生命的延续与逝去。
颈联“鹤去空遗栖柱恨,鸿来愁听鼓盆歌。”这里以鹤与鸿的离去,分别象征妻子的离世和自己的哀伤。鹤去之后,留下了对栖柱的遗憾;鸿来之时,却只能听到悼念亡妻的鼓盆之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痛。
尾联“伤心最是寒窗月,不照鸳鸯照薜萝。”将目光转向夜晚的寒窗,月光下,鸳鸯不能相依,而薜萝却得到了月光的照耀。这一对比,不仅凸显了诗人对失去伴侣的痛苦,也暗示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深刻地表达了对亡妻的深情悼念和无尽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