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过镇江感怀

滚滚波涛,惊心望、风云变色。

算除却润州京口,无斯奇绝。

虎斗龙争南北限,乌飞兔走东西没。

只茫茫片刻对江山,堪头白。纵华了,头上发。

休冷了,胸中血。问中流击楫,壮心谁切。

两点金焦愁似我,千帆吴楚忙如客。

蓦一声渔唱起前汀,鸥飞灭。

形式:

鉴赏

这首《满江红·过镇江感怀》是清朝末年近现代初年的易顺鼎所作,词人以长江滚滚波涛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风云变幻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沉思。

开篇“滚滚波涛,惊心望、风云变色”,描绘出长江壮阔的景象,同时也寓言了世事的动荡不安。接着,“算除却润州京口,无斯奇绝”点明镇江地理位置的特殊,这里曾发生过许多历史事件,显得尤为奇特壮观。

“虎斗龙争南北限,乌飞兔走东西没”运用象征手法,描述历史上的战争与变迁,暗示时光荏苒。词人感叹在短短的时间里,江山依旧,而人事已非,不禁生出“堪头白”的苍凉之感。

接下来,“纵华了,头上发。休冷了,胸中血”表达词人虽年华老去,但壮志未消,胸中热血犹在。他以“中流击楫”的典故自比,表达出强烈的报国之心。

“两点金焦愁似我,千帆吴楚忙如客”借金山、焦山的景色抒发个人的孤独与忧虑,同时描绘出舟船穿梭的繁忙景象,象征着世事的匆忙与人生的漂泊。

最后,“蓦一声渔唱起前汀,鸥飞灭”以渔歌和鸥鸟的消失收尾,增添了寂寥之意,也暗示词人对未来的迷茫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的追忆,又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展现了易顺鼎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时代背景下的家国情怀。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踏莎行.京口舟中作

铁瓮楼船,银山戍鼓。江南江北愁来路。

断霞鱼尾画金焦,残阳鸦背分吴楚。

三十功名,万千词赋。英雄才子俱尘土。

佛狸祠下听潮回,垂虹桥上呼秋去。

形式:

疏影.昵鶄廔主家在虞山,尝与泛舟尚湖,招凉度夕,时水空天远,星晚月初,湖风吹衣,山翠倒影,夜色中光景奇绝,既泊舟中流,乃弛衣敷簟,并枕鹢首而卧,飞星掠鬓,斜河映胸,共道欢爱则言笑晏晏,相怜同病则悽然俯仰,自以为逢伯陵季荝以来无此乐也。聊赋此调,以追旧欢

湖风灭烛,向万荷叶底,偷解裙幅。

隔著纱衣,珠汗原无,嫣然况是新浴。

桃笙八尺凉如水,莫冰了芙蓉脂肉。

怪一萤、红堕船唇,照出小怜横玉。

定被虞山见也,个人正睡里,来盗眉绿。

天上孤蟾,波上双鸳,替我安排金屋。

客星夜犯天孙座,是侬足潜加卿腹。

怕鬓边茉利吹香,愁得老龙难宿。

形式:

大江东去

一拳庐阜,也还算、吴楚中间奇物。

我自飞行南斗外,不藉丹崖翠壁。

三石梁边,六朝松顶,瀑布悬秋雪。

浩然归去,望云心似仁杰。

翻羡陆弟周郎,石湖秋色里,扁舟徐发。

五老香垆,遥送我、回首烟岚明灭。

未报君亲,名山虽有约,敢云披发。

人间事了,骑龙同捉明月。

形式:

洞仙歌.七夕后二日携玉可泛舟葑门荷荡观白莲,遇雨,用东坡韵连句纪游二首(其一)

功名马汗,与文章牛汗。赢得新霜鬓边满。

问何如、一舸鸥国招凉,花世界、不管人间理乱。

碧云香似海,沈醉吴王,鸳梦何知有秦汉。

销夏古湾头,花落花开,千秋事、水流难转。

喜坐对如花素心人,把绿意红情,霎时都换。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