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归途中述怀(其一)

绽尽儒冠未肯离,从今应草责头词。

摧颓渐少风云气,落拓空惭市井儿。

贫自生来何足怪,病从心起即难医。

得休便觉真休矣,岂待功成名遂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流芳在南归途中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与感慨。首句“绽尽儒冠未肯离”描绘了诗人虽已脱去书生的外在装扮,但内心仍坚守着学问与道德的追求,不愿轻易放弃。接下来,“从今应草责头词”表明诗人将开始撰写有关责任与担当的文章,体现了他对自己未来角色的期许。

“摧颓渐少风云气,落拓空惭市井儿”两句,诗人以“风云气”比喻理想与抱负,暗示自己在现实面前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豪情壮志;“市井儿”则自谦为平凡之人,表达了对自己未能实现远大理想的遗憾。接着,“贫自生来何足怪,病从心起即难医”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无奈,无论是贫穷还是疾病,都是自然的规律,难以避免。

最后,“得休便觉真休矣,岂待功成名遂时”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转变,认为真正的解脱和满足并非来自外在的成功与荣誉,而是在于内心的平静与自我接纳。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去岁月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真实的心境。

收录诗词(376)

李流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画家。一字茂宰,、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 字:长蘅
  • 号:檀园
  • 籍贯:六浮道
  • 生卒年:1575~1629

相关古诗词

南归途中述怀(其二)

饥寒未必解相驱,衣食天生定有无。

量腹齑盐犹可办,遮形缯绮亦何须。

还思心累非贫贱,却为身安长惰愚。

苦行家风穷活计,大都节约是良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南归途中述怀(其三)

独有亲恩欲报难,人间簪帔亦荣观。

尸饔已自长斋惯,列鼎何如啜菽安。

每忆临分增涕泪,应怜归到得团圞。

相依只说无生话,名利真同粪土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登润州玉山亭子感怀

廿年江上玉山亭,来往经心似送迎。

陡觉层栏增爽豁,试临落日尚峥嵘。

閒鸥逐浪仍东下,鸣雁随帆故北征。

自笑劳劳头半白,依然飘泊一书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元夕虎丘有怀闲孟子薪诸子

隔年残月虎丘看,只记欢悰忘别颜。

共道翩翩日边去,那知冉冉月中还。

遥传急鼓千灯外,独立寒云片石閒。

此夕此山无此况,对君难说此登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