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翁万达所作的《夜发指阳和道忆净儿因念家君及先太府君属情弟侄怆焉有怀四首》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诗人深夜行走在旅途之中,思绪万千,回忆起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以及对已故亲人的深深怀念。
首句“龙沙岁晚雁何归”,以大雁南飞喻人之离散,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接着“鮀济江深鱼正肥”一句,通过描述江中肥美的鱼儿,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祇为圣明忧塞事,故令癯瘠滞朝衣”两句,诗人借古喻今,表达自己因国家大事而忧虑,以至于身体消瘦,仍坚守在朝堂之上,体现了他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怀。
“富贫元不关兴败,出处因知有是非”则揭示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认为财富与地位的得失并不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关键在于个人的选择与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
最后,“辛苦我遑私尺帛,弟兄何以慰重闱”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的深深眷恋,即使在外奔波劳碌,也难以满足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希望兄弟们能够理解并安慰远在他乡的自己。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家人的深切怀念,也有对国家大事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背景下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