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臣纪功碑歌

恒阳古郡行署旁,一碑屹立支风霜。

纪年建中记永泰,文词渐泐犹能详。

云我亚相秉王命,世有勋禄兼忠刚。

铺敦四凶翊三主,瞿惕威惠怀瀛沧。

千二百言自赡密,謏词曲笔难具量。

渔阳丧乱起安史,夹河州郡沈戎羌。

旄头堕地胡焰尽,余星四散还披猖。

阳和鹰眼偶一化,神狐得夜为妖祥。

淄青魏博洎幽冀,各拥旄盖凭岩疆。

成德一军最悍突,明光十万罗成行。

控弦饮马正南下,百缣一掷催归装。

射堂竟馘朱司徒,此功信可铭旂常。

同功石谶恨不应,幽燕二帝遥相望。

归来据险阻兵甲,蟠屈薛李连田梁。

辅车势成窟宅定,谓可高卧常山冈。

岂知凶德不再世,貙罴生不如封狼。

徒资部曲取旌节,同开大镇康王张。

蛟龙匣毁奸骨朽,巍然片石经沧桑。

独留一事证史阙,题衔特志清河王。

摩挲苔碣百感集,蹉跎国步哀中唐。

代德以还那可道,风尘澒洞昏东方。

威弧不弦斧钺钝,徒恃文物縻豪强。

凌烟图画紫薇券,一一狎视争腾骧。

更勒丰碑纪勋绩,追逐方召参翱翔。

峨峨西平与义阳,庶几无愧桓文襄。

华州曾颂李全谅,成都复纪韦南康。

此外文字仅罗列,何啻中国纷蜩螗。

八纮一裂不可止,颠倒功罪由文章。

陆萧正色拒赵魏,几人岳峙中书堂。

鄦公之铭出吏部,无乃少损日月光。

矧兹幕府颂功德,岂容著手为低昂。

百年运会一分合,燕将语在非微茫。

章武昭肃恢大纲,手持魁柄临八荒。

蔡齐并潞齿神剑,河朔猘子眠如羊。

《淮西碑》付段文昌,《卢龙铭》敕李赞皇。

英卫之勋燕许笔,两朝将相何堂堂。

文石无言任雕刻,谁留秽恶传芬芳。

从来上策在自治,罪言盍忆司勋郎。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于式枚的《李宝臣纪功碑歌》通过对恒阳古郡行署旁的一座纪功碑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人物李宝臣及其功绩的评价。诗中首先描述了碑石历经风雨仍能清晰记载建中永泰年间的事迹,以及李宝臣作为亚相的忠诚勇猛,辅佐多位君主,维护边疆稳定。接着,诗中提及了唐朝安史之乱后的动荡局势,李宝臣军队的强悍和行动,以及他在射堂斩敌的功绩。

然而,诗中也暗示了李宝臣的野心和最终的失败,他的部下掌控兵权,导致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尽管他一度占据险要之地,但最终未能长久。诗中提到的“貙罴生不如封狼”暗指其凶残,而碑文的留存则成为历史缺失的见证,特别提到了清河王的题衔。

诗人感慨历史的变迁和唐代的衰落,批评了仅依赖文治武功维系的统治,同时赞扬了那些在乱世中坚守正义的人物,如陆萧、鄩公等。最后,诗人呼吁应注重自我治理,反思历史功过,并以淮西碑和卢龙铭为例,指出碑文对于记录英雄勋绩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碑文的叙述,揭示了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深沉思考,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22)

于式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成都浣花草堂杜少陵祠(其一)

大雅千秋在,遗祠倚近坰。

苍茫中兴日,寥落少微星。

故宅空文藻,斯人具典型。

池台换尘劫,无恙竹林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成都浣花草堂杜少陵祠(其二)

地旧华阳县,基仍宝应朝。

元猿愁落日,孔雀望凌霄。

何处千间厦,当年万里桥。

空庭荡春色,独立黯魂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成都浣花草堂杜少陵祠(其三)

海内兵戈满,天涯岁月孤。

西来严仆射,北望李司徒。

寄兴聊题壁,忧时独论都。

蓬莱何可到,冷梦逐青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成都浣花草堂杜少陵祠(其四)

江上三年病,人间万事非。

魂随星使节,血惨汉臣衣。

桂岭谁通问,松州正合围。

秦川秋信早,乱定几曾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