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粹道兄弟寄书久不作报以长句谢不敏

病癖无堪吾懒书,交亲情分岂能疏。

深惭烟际两鸿雁,遗我罾中双鲤鱼。

故国青山长极眼,今年白发不胜梳。

几时得计休官去,笋叶裹茶同趁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我的怪癖难以忍受,懒得写字,朋友间的感情怎能淡漠。
我深感惭愧,如同天边的鸿雁,只留下两条鱼在网中,那是你们赠予的深情厚谊。
遥望故乡的青山,总是让人心旷神怡,只是今年白发添了许多,无法梳理。
何时才能找个机会,辞去官职,与你们共享春日新竹叶包着茶的闲暇时光。

注释

病癖:个人的怪癖或缺点。
无堪:难以忍受。
吾懒书:我不愿写字。
岂能疏:怎能变得疏远。
烟际:天边、远处。
两鸿雁:两只鸿雁。
罾中:网中。
双鲤鱼:象征书信或礼物。
故国:故乡。
青山:青翠的山峰。
长极眼:长久地望着。
白发不胜梳:白发太多,无法梳理。
得计:找到机会。
休官去:辞去官职。
笋叶裹茶:用新竹叶包裹茶叶。
趁虚:趁着清闲时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题为《辱粹道兄弟寄书久不作报以长句谢不敏》。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情厚谊的感激以及对自己年华老去、仕途疲倦的感慨。

首句“病癖无堪吾懒书”,诗人以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懒于回信为由,流露出对疾病的无奈和对友情的珍视。次句“交亲情分岂能疏”强调了与兄弟之间深厚的感情纽带,即使自己疏于通信,情谊并未因此而疏远。

第三句“深惭烟际两鸿雁”,诗人用鸿雁传书的传统意象,表达对兄弟来信的感激,同时也暗含自己未能及时回复的歉疚。第四句“遗我罾中双鲤鱼”,以鲤鱼比喻书信,形象地描绘了兄弟的深情厚礼,使诗人感到温暖。

第五句“故国青山长极眼”,诗人借青山之景寄托思乡之情,同时感叹岁月如流水,自己已白发添多,无法梳理。最后一句“几时得计休官去,笋叶裹茶同趁虚”,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希望能早日摆脱官场烦扰,与兄弟共享清闲时光。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人生阶段的思考和感慨。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郭明甫作西斋于颍尾请予赋诗二首(其二)

东京望重两并州,遂有汾阳整缀旒。

翁伯入关倾意气,林宗异世想风流。

君家旧事皆青史,今日高材未白头。

莫倚西斋好风月,长随三径古人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郭明甫作西斋于颍尾请予赋诗二首(其一)

食贫自以官为业,闻说西斋意凛然。

万卷藏书宜子弟,十年种木长风烟。

未尝终日不思颍,想见先生多好贤。

安得雍容一樽酒,女郎台下水如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钱塘旧游

薄宦飘然笑漫郎,瑟洲花草弄幽芳。

莫教景物添春色,转觉山川是异乡。

南北峰岩空入梦,短长亭舍自相望。

湖边山寺清明后,相见兰开禊水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宿广惠寺

鸦啼残照下层城,僧舍初寒夜气清。

风乱竹枝垂地影,霜乾桐叶落阶声。

不遑将母伤今日,无以为家笑此生。

都下苦无书信到,数行归雁月边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