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其一)

不辨五行四象,那分朱汞铅银。修丹火候未曾闻。

早便称呼居隐。不背自思己错,更将错路教人。

误他永劫在迷津。似恁欺心安忍。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翻译

不分五行四象的区别,怎能区分朱砂汞银?从未听说修炼丹药的方法。
早早地自称为隐士,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反而误导他人走错路。
误人终生在迷惑的困境中,如此欺骗人心怎能忍心。

注释

五行: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五种基本元素,象征着天地自然的规律。
四象:古代星象学中的东南西北四方,象征着季节和方位。
朱汞铅银:炼丹术语,分别指朱砂、水银、铅和银,用于炼制丹药。
修丹:道教修炼内丹,追求长生不老的法术。
火候:炼丹时对火力和时间的控制,比喻修炼过程中的关键节点。
居隐:隐居,远离尘世生活。
背:违背,不承认。
己错:自己的错误。
错路:错误的道路或指引。
永劫:佛教用语,指无尽的轮回。
迷津:迷失的渡口,比喻困境或迷惑的状态。
欺心:欺骗自己的良心。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张伯端所作,名为《西江月》。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和反思人生选择的作品。

"不辨五行四象,那分朱汞铅银。修丹火候未曾闻。早便称呼居隐。"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道家修炼之术的不解与无意探究其奥秘。五行指金、木、水、火、土,四象则是指易经中的太极生四象,即乾、坎、离、兑,象征天、地、风、水。朱汞(汞音同“旋”)铅银,是古代炼丹材料,而修丹火候是道家修炼之术的具体操作方法。这几句表明诗人对这些并不感兴趣,也不曾深入研究,反而选择了隐居生活。

"不背自思己错,更将错路教人。误他永劫在迷津。似恁欺心安忍。"

这几句则流露出诗人的内疚与反省之情。他不否认自己的过失,并且担忧这些错误可能会误导他人,使他们陷入更深的迷茫中。"永劫在迷津"表达了对这种状态的担忧,而"似恁欺心安忍"则是自我审视,诗人似乎在问自己如何能安心做出这样可能误导他人的行为。

整首诗透露出诗人对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生命意义和价值选择的探索。张伯端通过这首诗展示了他的内省精神和文学才华,同时也反映出了宋代士大夫阶层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139)

张伯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江月.十二首(其三)

我性入诸佛性,诸方佛性皆然。亭亭蟾影照寒泉。

一月千潭普现。小则毫分莫识,大时遍满三千。

高低不约信方圆。说甚短长深浅。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十二首(其十二)

欲了无生妙道,莫如自见真心。真心无相亦无音。

清净法身只恁。此道非无外有,非中亦莫求寻。

二边俱遣弃中心。见了名为上品。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十二首(其十一)

我见时人说性,只夸口急酬机。及逢境界转痴迷。

又与愚人何异。说得便须行得,方名言行无亏。

能将慧剑斩魔魑。此号如来正智。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其十二)

牛女情缘道合,龟蛇类秉天然。蟾乌遇朔合婵娟。

二气相资运转。本是乾坤妙用,谁能达此深渊。

阳阴否隔却成愆。怎得天长地远。

形式: 词牌: 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