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幸天安宫赋附邑老田父歌

岁既稔而时清,我后来兮应天行。

东都士庶扶轮送,西土诸侯扫地迎。

君之德兮德无有,路旁劳赉皆牛酒。

乘舆一至长安城,千秋万岁南山寿。

形式: 古风

翻译

年成丰收气候佳,我来顺应天道行。
东都百姓簇拥车,西土诸侯恭敬迎。
您的美德如无尽,路边赏赐多牛酒。
圣驾光临长安城,千秋万代祝南山寿长。

注释

岁:年成。
稔:丰收。
清:气候宜人。
后:我。
来:到来。
兮:语气词,无实义。
应:顺应。
天行:天道。
东都:洛阳。
士庶:士人和百姓。
扶轮:簇拥着车轮。
西土:西部地区。
诸侯:地方官员。
扫地:极尽恭敬。
迎:迎接。
德:美德。
无有:无穷尽。
路旁:路边。
劳赉:赏赐。
皆:都。
牛酒:牛和酒。
乘舆:皇帝的车驾。
一至:到达。
长安城:长安(古代都城)。
千秋万岁:千秋万代。
南山:指终南山,象征长寿。
寿:长寿。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吕令问的作品,名为《驾幸天安宫赋附邑老田父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颂扬君主德行和盛世太平的诗句。

"岁既稔而时清,我后来兮应天行。"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丰年景象,岁月已到成熟时期,时节也变得明净。这正是古人所谓的“风调雨顺,年谷丰登”的美好情境。诗人自称“我后来兮应天行”,表达了自己顺应自然法则,与天道相合的意境。

"东都士庶扶轮送,西土诸侯扫地迎。" 这两句展示了一种盛世的场景,东方的都城里普通百姓扶着车轮为君王送行,而西方的诸侯则在尘土中为之清扫,这些细节描绘了君主受到广泛欢迎和尊敬的情形。

"君之德兮德无有,路旁劳赉皆牛酒。"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君主德行的极高评价,“君之德”指的是君主的美德,而“德无有”则是说这种美德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述。同时,路边的百姓都在以牛和酒来劳累送别,这些都是表现对君王敬意的象征。

"乘舆一至长安城,千秋万岁南山寿。" 这两句则是诗人到达长安城后的景象,以及对君王长寿的祝愿。“乘舆”指的是坐车行进,而“南山寿”则是在希望君主在南山之下享受长寿。

整首诗通过描绘盛世太平、君主德政和百姓欢庆的情景,表达了对唐朝皇帝的赞美与祝福。

收录诗词(2)

吕令问(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掌上莲峰赋附歌

苔至滑兮石无踪,道不可得,仙不可逢。

傥赐一丸生羽翼,愿轻举于三峰。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和入京

俘囚经万里,憔悴度三春。

发改河阳鬓,衣馀京洛尘。

钟仪悲去楚,随会泣留秦。

既谢平吴利,终成失路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浊水求珠

至宝诚难得,潜光在浊流。

深沈当处晦,皎洁庶来求。

缀履将还用,褰裳必更收。

蚌胎应自别,鱼目岂能俦。

日彩逢高鉴,星光讵暗投。

不因今日取,泥滓出无由。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七夕(其一)

四海孤游一野人,两壶霜雪足精神。

坎离二物君收得,龙虎丹行运水银。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