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奉礼

谱牒推关右,风流出靖恭。

时情任险陂,家法故雍容。

南去河千顷,馀惟酒一钟。

更谁哀老子,令得放疏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谱牒追溯到关右地区,风度源自清正谦恭。
时局变化无常,家族规矩依然从容。
向南望去千里河川,剩下的只有杯中一壶酒。
又有谁能哀怜我这老者,让我得以放纵懒散。

注释

谱牒:家族世系的历史记录。
关右:古代地区名,大致指函谷关以西。
风流:风采风度,高尚的品质。
靖恭:恭敬谨慎。
时情:时势变化。
险陂:险恶不平的道路。
家法:家族传统和规矩。
雍容:宽宏大量,从容不迫。
南去:向南而去。
河千顷:广阔的河流。
酒一钟:一杯酒。
哀老子:怜悯老者。
疏慵:懒散,无所事事。

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不舍和深厚的情谊。首句“谱牒推关右,风流出靖恭”中,“谱牒”指的是家谱或族谱,意指探求家族与世代的关系;“推关右”则是说要追溯到很远的地方去寻找这份关联;“风流”指的是文人雅士的气质和才情;“出靖恭”则表明这种才情源自古代贤人的品德。整句强调了诗人对于友谊深厚根源的追求。

“时情任险陂,家法故雍容”中,“时情”指的是时代的情感和气氛;“任险陂”表达了不惧艰难险阻之意;“家法”则是指家族的规矩或传统;“故雍容”则强调了这种传统是宽厚和温润的。整句表现了诗人在承担时代情感的同时,也保持着自己家族传统的宽厚态度。

“南去河千顷,馀惟酒一钟”中,“南去”指的是朋友即将南行离别;“河千顷”形容江河的辽阔;“馀惟”意味着剩下或独自思考;“酒一钟”则是诗人在送别之际,留下一杯酒作为对友谊的思念和纪念。整句表达了离别的无奈和孤独。

最后两句“更谁哀老子,令得放疏慵”,其中“更谁”问的是还有谁能理解诗人的心情;“哀老子”则是对朋友离去的悲伤之意;“令得”表达了一种希望或命令的语气;“放疏慵”则意味着能够放纵自己的心情,减轻内心的忧虑。整句流露出诗人渴望找到一个能理解自己的人,以此来缓解离别之痛。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家法传统的描绘,以及对友谊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尚的品格。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河复,并叙

君不见西汉元光、元封间,河决瓠子二十年。

钜野东倾淮泗满,楚人恣食黄河鳣。

万里沙回封禅罢,初遣越巫沉白马。

河公未许人力穷,薪刍万计随流下。

吾君盛德如唐尧,百神受职河神骄。

帝遣风师下约束,北流夜起澶州桥。

东风吹冻收微渌,神功不用淇园竹。

楚人种麦满河淤,仰看浮槎栖古木。

形式: 古风

登望谼亭

河涨西来失旧谼,孤城浑在水光中。

忽然归壑无寻处,千里禾麻一半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韩干马十四匹

二马并驱攒八蹄,二马宛颈騣尾齐。

一马任前双举后,一马却避长鸣嘶。

老髯奚官骑且顾,前身作马通马语。

后有八匹饮且行,微流赴吻若有声。

前者既济出林鹤,后者欲涉鹤俯啄。

最后一匹马中龙,不嘶不动尾摇风。

韩生画马真是马,苏子作诗如见画。

世无伯乐亦无韩,此诗此画谁当看。

形式: 古风

有言郡东北荆山下,可以沟畎积水,因与吴正字、王户曹同往相视,以地多乱石,不果。还,游圣女山,山有石室,如墓而无棺椁,或云宋司马桓魋墓。二子有诗次其韵二首(其一)

侧手区区岂易遮,奔流一瞬卷千家。

共疑智伯初围赵,犹有张汤欲漕斜。

已坐迂疏来此地,分将劳苦送生涯。

使君下策真堪笑,隐隐惊雷响踏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