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春

一桃复一李,井上占年芳。

笑处如临镜,窥时不隐墙。

敢言西子短,谁觉宓妃长。

珠玉终相类,同名作夜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桃树和李树轮流开花,井台上映照着每年的春光。
欢笑时如同面对镜子,偷看时身影不会遮挡在墙上。
谁敢说西施不足,又有谁能察觉宓妃更胜一筹。
无论是珍珠还是美玉,最终都会被称作夜明珠。

注释

一桃复一李:桃树和李树交替盛开。
井上:井台之上。
占年芳:象征着一年的时光流转。
笑处:欢笑的时候。
临镜:如同面对镜子。
窥时:偷看的时候。
不隐墙:不会被墙壁遮挡。
敢言:敢于说。
西子:西施,古代美女。
短:不足。
宓妃:宓妃,古代神话中的洛水女神。
长:出色。
珠玉:珍珠和美玉。
相类:相似。
同名:同为夜明珠的名称。
作夜光:被称为夜明珠。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名为《判春》。诗中通过对比春天的两种花卉,一桃一李,以及井边占据岁月的意象,表达了时间流逝和美好事物易逝的哲理。

"笑处如临镜,窥时不隐墙"这两句,用幽默的笔法描绘春光易逝,如同面对镜子中的自己,不经意间岁月已悄然溜走。而"敢言西子短,谁觉宓妃长"则是借用历史典故表达诗人对美好事物难以持久的感慨。

最后两句"珠玉终相类,同名作夜光"通过将珠玉比喻为春天的花卉,强调了它们虽然各有所长,但最终都属于易逝的事物,并在夜晚发出了共同的光辉。这既是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也隐含着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沉思考。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李商隐细腻而深邃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604)

李商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字:义山
  • 号:玉溪(谿)生
  • 籍贯:优美动
  • 生卒年:约813年-约858年

相关古诗词

利州江潭作

神剑飞来不易销,碧潭珍重驻兰桡。

自携明月移灯疾,欲就行云散锦遥。

河伯轩窗通贝阙,水宫帷箔卷冰绡。

他时燕脯无人寄,雨满空城蕙叶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即日

小苑试春衣,高楼倚暮晖。

夭桃惟是笑,舞蝶不空飞。

赤岭久无耗,鸿门犹合围。

几家缘锦字,含泪坐鸳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即日

一岁林花即日休,江间亭下怅淹留。

重吟细把真无奈,已落犹开未放愁。

山色正来衔小苑,春阴只欲傍高楼。

金鞍忽散银壶漏,更醉谁家白玉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即日

桂林闻旧说,曾不异炎方。

山响匡床语,花飘度腊香。

几时逢雁足,著处断猿肠。

独抚青青桂,临城忆雪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