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葛蕴

我初未识子,已知子能文。

春风吹我衣,暮召入九阍。

众中得子辞,默许非他人。

方将引飞黄,使出万马群。

差之在须臾,气沮不复论。

大明临万物,我亦傍车尘。

相逢扶桑侧,一揖意自亲。

屈子果由我,相示以无言。

同行千步廊,揽辔金马门。

归来客舍中,未及还往频。

东舟载子去,千里不逡巡。

今者坐瓯越,相望若参辰。

忽有海上使,问我及墙藩。

得子百篇作,读之为忻忻。

大章已逸发,小章更清新。

远去笔墨畦,徒识斧凿痕。

想当经营初,落纸有如神。

勉哉不自止,直可窥灵均。

我老未厌此,持誇希代珍。

朝吟忘日昃,暮吟忘日曛。

发声欲荐子,自笑不足云。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初次遇见你,就知道你能写文章。
春风轻拂我衣,傍晚时分你被召入皇宫。
在众人中听到你的诗辞,我默默认可,不是别人能做到。
正要让你引领才华横溢,如同飞黄腾达,超越万马群。
只差一步,但遗憾的是,你的才华被忽视,不再讨论。
大光明照世间万物,我也只是车尘旁的一人。
在扶桑边相遇,一拜之间,心意亲近。
屈原如果真由我引荐,会无声地展示你的才华。
一同走过千步长廊,手握缰绳在金马门前。
回到客舍,还未及频繁往来。
东行的船带你离去,千里行程毫不犹豫。
如今我在瓯越,与你相隔遥远,如参辰星宿般遥不可及。
忽然有使者从海上来,询问关于你的消息。
读到你的上百篇文章,心中欣喜。
你的大作已超凡脱俗,小作更是新颖清新。
你的笔墨才华,超越了匠人的痕迹。
想象你在创作之初,落笔犹如神助。
努力不止,足以媲美古代的文学巨匠灵均。
我虽年迈,却仍沉醉于此,视你为稀世珍宝。
清晨吟诵忘却时间,傍晚吟诵直至黄昏。
我想推荐你,却又自嘲无法言表你的才华。

注释

识:认识。
文:文章、才情。
九阍:皇宫的九重门。
辞:诗辞、作品。
飞黄:骏马,比喻才华出众。
气沮:沮丧、灰心。
大明:明亮的阳光,也可指皇帝。
车尘:比喻地位低微。
扶桑:神话中的太阳升起之地,此处象征东方。
灵均:屈原的字,这里指代杰出的诗人。
希代珍:稀世珍宝。
日昃:太阳偏西,下午时分。
日曛:太阳西下,黄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的作品《答葛蕴》,通过对友人葛蕴才华的赞美和对其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深厚情谊。首句“我初未识子,已知子能文”表达了对葛蕴早年就展现的文采的惊叹。接着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如“春风吹我衣,暮召入九阍”,描绘了葛蕴的才华被认可的过程。

诗人感慨“差之在须臾,气沮不复论”,惋惜因一时错过机会而未能更好地提携。然而,他们仍保持着亲密关系,“相逢扶桑侧,一揖意自亲”。曾巩认为葛蕴如同屈原般才华横溢,他的作品“大章已逸发,小章更清新”,显示出超凡的艺术造诣。

诗人鼓励葛蕴继续努力,“勉哉不自止,直可窥灵均”,并表示自己对葛蕴作品的喜爱,“朝吟忘日昃,暮吟忘日曛”。最后,他表达出对葛蕴未来的期待,希望他的才华能在文学界独树一帜,成为时代的瑰宝。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对文学艺术的热烈追求。

收录诗词(457)

曾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 字:子固
  •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57

相关古诗词

答裴煜二首(其二)

寥寥今非古,感激事真妄。

曾谁省孤心,祇以饵群谤。

参差势已甚,决起意犹强。

亲朋为忧危,议语数镌荡。

久之等聋眊,兀矣坐闾巷。

长嗟贫累心,更苦病摧壮。

微诚岂天与,今晨子来贶。

顾惭小人愚,未出众夫上。

狂言屈子吟,浩歌仍子倡。

相欢匪貌济,所得实心尚。

时节虽已晏,梅柳幸欲放。

过从勿厌倦,相迟非郁盎。

形式: 古风

答裴煜二首(其一)

拙者羞强合,因成杜门居。

岂知公相尊,一室若有馀。

爱子富文行,顾为己不如。

所以子之党,顿见我仆车。

欢诚激孤绪,合若水纵鱼。

新诗八十言,笔端产璠玙。

屑屑委地蓬,清风为吹嘘。

相期在规诲,庶以辅顽疏。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落叶

秋雨与风相喷薄,树木可能无叶落。

琅玕散漫不可收,野步满船谁扫掠。

垂杨千树旧所惜,颜色易衰由力弱。

空条尚舞不自休,物意岂能知索寞。

菊花虽开能几许,新酒纵酸犹可酌。

朱颜久已?销减,岂有功名堪写貌。

衣冠尘土欲更洗,其奈满堤河水浊。

花开叶落须强醉,壮士岂忧常落魄。

形式: 古风

谢章伯益惠砚

人生对门东西陌,口耳一间心谁传。

况乃天地相去远,一在南海一在燕。

古今万世复万世,彼亦居下此在前。

是非得失错且繁,以情相话何由缘。

造化岂不大且渊,到此缩缩智且悭。

圣人智出造化先,始独俯仰模坤乾。

一人诘曲意百千,以文写意意乃宣。

简书轴载道相联,驰夷走貊通百蛮。

羲皇向今谷屡迁,言语应接旦暮间。

圣人不死术以此,又与其类殊蚑蠕。

外之君臣内父子,仁义礼乐定笔端。

砚与笔墨乃舟船,论功次第谁能攀?

伯益于文敏且颛,字向纸上生戈鋋。

与砚出入宜不捐,胡乃贽我璧弃泉。

作诗知砚功小大,报不充赐心焦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