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水关

淇水沄沄入禁城,城楼中断过深清。

空郊南数牛羊下,落日回瞻观阙明。

岁月逼人行老大,江湖发兴感平生。

画舫早晚笼新屋,慰意来看水面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淇水浩荡流入皇城,城墙中断处水清澈见底。
空旷郊野南边,牛羊成群归来,夕阳下映照着明亮的宫阙。
岁月催人老去,感叹一生漂泊江湖。
画舫早晚停靠在新建的房屋旁,希望能在此欣赏平静的水面以慰藉心情。

注释

淇水:指淇河,古代中国北方河流。
沄沄:水流汹涌的样子。
禁城:皇宫,古代对京城的称呼。
深清:深深的清水。
空郊:空旷的郊外。
牛羊下:牛羊归栏。
观阙:宫殿的城楼或门阙。
岁月逼人:时光匆匆,催人老去。
行老大:步入老年。
江湖:泛指四方,这里指仕途或人生经历。
发兴:触发感慨。
画舫:装饰华丽的游船。
笼:停泊。
新屋:新建的房屋。
水面平:水面平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淇水边的水关所见景象和内心感受。首句"淇水沄沄入禁城"写出了淇水浩渺,水流潺潺进入都城的画面,展现出城市的繁华与自然的交汇。"城楼中断过深清"则暗示了水关的独特位置,视野开阔,令人心境清澈。

接下来两句"空郊南数牛羊下,落日回瞻观阙明"描绘了郊外的宁静生活和夕阳映照下的宫阙,显现出诗人对平凡生活的欣赏和对国家社稷的敬畏。"岁月逼人行老大"感慨时光荏苒,诗人意识到自己已步入老年,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沧桑。

尾联"江湖发兴感平生"表达了诗人对江湖生涯的向往和对过往人生的回味,"画舫早晚笼新屋,慰意来看水面平"则寄托了对未来平静生活的期待,希望能乘船游览,欣赏水面的平静,以舒缓心中之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自我抒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岁月和理想的深刻感悟,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登嵩山十首(其四)醒心泉

上山苦饥渴,中道得寒泉。

举瓢石窦响,入口烦痾痊。

洑流去不见,落涧声锵然。

莫归复相值,相从下平川。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筑室示三子

宅舍元依毕竟空,小乘惯住草庵中。

一生滞念馀妻子,百口侨居怯雨风。

松竹已栽犹稍稍,栋梁未具勿匆匆。

三间道院吾真足,馀问儿曹莫问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答颜复国博

岁晚河冰留画船,一轩修竹喜萧然。

诗词温厚新成格,道论精微近入禅。

病后不胜清醑酽,别时仍得旧书传。

欲成古史须咨考,陋巷何因接尺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腊雪五首(其三)

久有归耕意,西山百亩田。

雪来殊不恶,酒熟自相便。

一被簪裳裹,长遭罗网牵。

飞霙迫残腊,愁思渡今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