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湫歌

环湫巨木老不花,奫沦千尺龙所家。

爪痕入木欲数寸,观者心掉不敢哗。

去年大旱绵千里,禾不立苗麦垂死。

林神社鬼无奈何,老龙欠伸徐一起。

隆隆之雷浩浩风,倒卷江水倾虚空。

鳞间出火作飞电,金蛇夜掣层云中。

明朝父老来赛雨,大巫吹箫小巫舞。

祠门人散月娟娟,龙归抱珠湫底眠。

形式: 古风

翻译

环绕深潭的老树不开花,深渊千尺是龙的居所。
龙爪深入木头几乎数寸,观看的人内心激动不敢喧哗。
去年干旱连绵千里,稻谷无法抽穗麦子垂死。
林神和土地神无计可施,老龙懒洋洋地慢慢醒来。
隆隆雷声伴着浩荡风,江水倒卷仿佛填满天空。
龙身散发火光化为闪电,金色巨蛇在夜空穿梭云层。
明天村里的老人来祈雨,大巫吹箫小巫起舞助兴。
祭祀结束后祠门人散,明亮的月光照亮龙潭,龙沉睡在湫底抱着明珠。

注释

环湫:环绕深潭。
巨木:大树。
老不花:不开花。
奫沦:深渊。
千尺:千丈。
龙所家:龙的居所。
爪痕:龙爪留下的痕迹。
掉:动摇。
哗:喧哗。
大旱:严重干旱。
绵千里:连绵千里。
林神:森林之神。
社鬼:土地神。
欠伸:懒洋洋地伸展。
隆隆:雷声。
浩浩:浩荡。
倒卷:倒卷起来。
鳞间:龙鳞之间。
飞电:闪电。
金蛇:金色巨蛇。
赛雨:祈雨比赛。
大巫:重要祭司。
小巫:次要祭司。
祠门:祭祀场所门口。
娟娟:明亮的样子。
湫底:潭底。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龙湫歌》,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壮观的自然景象。首句“环湫巨木老不花”写出了龙湫周围古老的大树,虽年岁久远却未开花,展现出一种沉静而庄重的气息。接着,“奫沦千尺龙所家”暗示了龙湫深邃,仿佛是龙的居所。

“爪痕入木欲数寸”描绘了龙的神奇力量,其爪痕深入木头,令人惊叹。诗人通过“观者心掉不敢哗”表达了人们对龙的敬畏之情,不敢大声喧哗。接下来,诗人借干旱的环境,描述了龙的活动,“去年大旱绵千里”,龙在关键时刻“老龙欠伸徐一起”,带来了一场大雨。

“隆隆之雷浩浩风”和“鳞间出火作飞电”描绘了龙施雨时的威势,雷声轰鸣,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犹如金蛇在云中穿梭。最后,诗人以“明朝父老来赛雨”和“龙归抱珠湫底眠”收尾,展现了村民对龙的感激和龙的神秘离去,月光洒下的祠门和湫底,更显宁静祥和。

整体来看,《龙湫歌》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将龙湫的神秘力量和自然现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买屐

一雨三日泥,泥乾雨还作。

出门每有碍,使我惨不乐。

百钱买木屐,日日绕村行。

东阡与北陌,不间阴与晴。

青鞋岂不佳,要是欠耐久。

何当踏深雪,就饮湖桥酒。

形式: 古风

仰首座求钝庵诗

钝庵来问钝何如,真个能参钝也无。

掘井及泉那用巧,磨砖作镜未为愚。

先师钵袋当传后,上座蒲团莫负渠。

我亦年来念休歇,约君同作钝工夫。

形式: 七言律诗

伏中热不可过中夜起坐作诗寄五郎

众星若银砾,老桂卧海底。

中夜热不解,病叟推枕起。

悲虫号草根,孤萤照野水。

树头风急生,喘汗真一洗。

追忆总角初,学古颇自喜。

祝身愿耆老,常恐抱志死。

岂知才术疏,空自凋发齿。

功名永无期,禄不饱妻子。

归耕力又惫,得粟半糠秕。

诗书不可赖,如倚折足几。

大儿逾六十,逐食走千里。

路途况艰梗,累月书一纸。

岂不念归省,屡请辄见柅。

幸吾未极衰,汝行姑少止。

形式: 古风

会稽行

我欲游蓬壶,安得身插羽。

我欲隐嵩华,叹息非吾土。

会稽多名山,开迹自往古。

岂惟颂刻秦,乃有庙祀禹。

山形舞鸾凤,泉脉流湩乳。

家家富水竹,处处生兰杜。

方舟泛曹娥,健席拂天姥。

朱楼入烟霄,白塔临云雨。

修梁看龙化,遗箭遣鹤取。

茶荈可作经,杨梅亦著谱。

湖莼山蕨辈,一一难遽数。

终年游不厌,冰玉生肺腑。

诵诗有樵童,乞字到俚妪。

况复青青衿,盛不减邹鲁。

古诗三千篇,安知阙吴楚。

土风聊补亡,吾言岂夸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