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

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

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

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

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

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汉朝末年纷争多,群雄争霸战不休。
各自图谋未定局,豪杰割据显头筹。
刘备崛起于逆境,卧龙诸葛亮辅佐左右。
他在南阳务农时,亲自耕作在田畴。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如鱼得水风云变色。
诸葛亮在蜀地建功立业,志向远大欲吞并京城。
谁先赏识他?唯有崔州平。
我也是平凡之人,心怀救世之志。
晚年遇到你,白发共度荣辱时光。
我志在治国经邦,以兄弟之情相交。
不让管仲鲍叔只留名,愿共享千秋英名。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武侯)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友人崔少府叔封昆季的情谊。全诗通过历史事件和个人经历,将军事家的雄才与文人的交游融为一体。

首句“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概述了三国时期的混战局势,而“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则描绘了当时群雄割据的历史背景。接下来的“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具体指出了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期间被刘备三顾茅庐所识,显示出对其深谋远虑和卓越才能的赞赏。

中间部分“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进一步描绘了诸葛亮隐居生活以及他与刘备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互相扶持。而后面的“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则展现了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雄心勃勃欲统一天下的伟大抱负。

诗人接着提问“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表达了对友人的仰慕和期待,希望找到能够理解自己心志的知音。随后,“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表明诗人自比为隐逸之士,对世间万象怀有深切的情感。

末尾部分“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则是对友人的赞美和对友谊的珍视。而最后,“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则是诗人表达了希望自己的交游能够超越时间,像古代的管仲、鲍叔牙一样被后世所铭记。

这首诗通过历史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李白深厚的情操与高远的志向,是一篇融合了史实与个人情怀的佳作。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

化城若化出,金榜天宫开。

疑是海上云,飞空结楼台。

升公湖上秀,粲然有辩才。

济人不利己,立俗无嫌猜。

了见水中月,青莲出尘埃。

闲居清风亭,左右清风来。

当暑阴广殿,太阳为裴回。

茗酌待幽客,珍盘荐彫梅。

飞文何洒落,万象为之摧。

季父拥鸣琴,德声布云雷。

虽游道林室,亦举陶潜杯。

清乐动诸天,长松自吟哀。

留欢若可尽,劫石乃成灰。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商山四皓

白发四老人,昂藏南山侧。

偃卧松雪间,冥翳不可识。

云窗拂青霭,石壁横翠色。

龙虎方战争,于焉自休息。

秦人失金镜,汉祖升紫极。

阴虹浊太阳,前星遂沦匿。

一行佐明圣,倏起生羽翼。

功成身不居,舒卷在胸臆。

窅冥合元化,茫昧信难测。

飞声塞天衢,万古仰遗则。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宿无相寺

头陀悬万仞,远眺望华峰。

聊借金沙水,洗开九芙蓉。

烟岚随遍览,踏屐走双龙。

明日登高去,山僧孰与从?

禅床今暂歇,枕月卧青松。

更尽闻呼鸟,恍来报晓钟。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宿虾湖

鸡鸣发黄山,暝投虾湖宿。

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银竹。

提携采铅客,结荷水边沐。

半夜四天开,星河烂人目。

明晨大楼去,冈陇多屈伏。

当与持斧翁,前溪伐云木。

形式: 古风 押[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