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头陀悬万仞,远眺望华峰。
聊借金沙水,洗开九芙蓉。
烟岚随遍览,踏屐走双龙。
明日登高去,山僧孰与从?
禅床今暂歇,枕月卧青松。
更尽闻呼鸟,恍来报晓钟。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名为《宿无相寺》。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在山中寺庙过夜时的心境和所见所感。
“头陀悬万仞,远眺望华峰。”这里的“头陀”指的是佛教中的修行者,即僧侣,而“悬万仞”则形容其居住之地高耸险峻。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山中寺庙环境的震撼和敬畏。
“聊借金沙水,洗开九芙蓉。”“金沙水”可能指的是寺庙附近清澈的溪流,而“九芙蓉”则是仙境中的美丽花卉。诗人似乎在用自然景物来比喻心灵的净化。
“烟岚随遍览,踏屐走双龙。”这里描绘了诗人观赏山中云雾变幻,以及穿梭于山间小道的情形。“双龙”可能指的是两条盘旋的山路,或者是象征着强大力量和美好的吉祥物。
“明日登高去,山僧孰与从?”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未来登山探险的期待,并询问哪位山中的僧侣能够陪伴同行。
“禅床今暂歇,枕月卧青松。”诗人决定在寺庙中暂时休息,枕着月光,在青松之下安寝。这里传递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气氛。
“更尽闻呼鸟,恍来报晓钟。”最后两句则是对夜晚听到的鸟鸣声以及寺庙晨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之中感受到的节律和生命的活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李白特有的豪放笔法,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在山中寺庙中所获得的心灵净化与平静。
不详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鸡鸣发黄山,暝投虾湖宿。
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银竹。
提携采铅客,结荷水边沐。
半夜四天开,星河烂人目。
明晨大楼去,冈陇多屈伏。
当与持斧翁,前溪伐云木。
夜到清溪宿,主人碧岩里。
檐楹挂星斗,枕席响风水。
月落西山时,啾啾夜猿起。
英明庐江守,声誉广平籍。
洒扫黄金台,招邀青云客。
客曾与天通,出入清禁中。
襄王怜宋玉,愿入兰台宫。
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
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
中年谒汉主,不惬还归家。
朱颜谢春辉,白发见生涯。
所期就金液,飞步登云车。
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