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川衲子求诗

水西南台底气象,绿疏青琐湘江上。

门人俯槛看诸方,笑声散落千岩响。

巴音衲子夜椎门,要识汾阳五世孙。

问渠何所见而去,峰高难宿孤飞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诗人以“水西南台底气象”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清幽的环境之中,绿树疏影与青色的栏杆映衬在湘江之上,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接着,“门人俯槛看诸方,笑声散落千岩响”,描绘了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欢笑的情景,笑声回荡在山间,增添了生动活泼的气息。

“巴音衲子夜椎门,要识汾阳五世孙”两句,引入了僧人的形象,夜晚僧人敲门,寻求诗人的帮助,想要了解汾阳五世孙的故事,这里不仅展现了僧人的虔诚与求知欲,也暗含了对历史传承的重视。

最后,“问渠何所见而去,峰高难宿孤飞云”,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思考,峰顶之高,难以留住孤独飞翔的云朵,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追求的永恒。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人物活动的描绘,传达了深邃的哲理思考,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十月桃

雪中桃花夜来折,儿稚犯寒争欲摘。

老仙呵手撚吟笔,指以谓余还叹息。

已作匆匆十月开,人间安得千年枝。

形式: 古风

李端叔诞辰

未见犯寒梅,已有催春雨。

催春春未归,却有昙花飞。

飞香塞世间,何人知鼻处。

遥知与世且同波,随分盘餐付儿女。

形式: 古风

雨后得无象新诗次韵

雨馀步林幽,松风初到面。

寒蝉相应鸣,小立无人见。

但爱东南山,色作旋螺转。

入门庭院度飞萤,梵放哀声满深殿。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用韵寄谊叟

识君童牙中,岂止论半面。

虽同万顷山,经年不相见。

平生草头露,蚌月跳珠转。

永怀终夜不成眠,但见突兀游霄殿。

形式: 古风 押[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