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省初成直宿呈子瞻二首(其一)

掖垣初罢斧斤响,栋宇犹闻松桂香。

江海暂来俱野客,云霄并直愧华堂。

月明似与人烟远,风细微闻禁漏长。

谏草未成眠未稳,始知天上极清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宫墙之内刚停止了砍伐声,屋梁间还残留着松桂的香气。
我们如同江海中的暂时过客,一同在野地里,对华丽的厅堂感到惭愧。
明亮的月光仿佛远离人间烟火,微风中能听到皇宫深处的更漏声。
还未完成劝谏的奏章,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此刻才体会到天庭的无比清凉。

注释

掖垣:宫墙,指皇宫。
斧斤:砍伐工具,代指修建工程。
栋宇:房屋,这里指宫殿。
松桂:常用于象征高洁,此处形容宫殿的清新气息。
野客:比喻远离尘世的人。
云霄:天空,这里指皇宫的高位。
华堂:豪华的大厅,常指朝廷或显贵之处。
禁漏:古代宫廷中报时的漏壶。
谏草:劝谏的奏章草稿。
天上:这里指天庭,象征皇帝所在之处。
极清凉:形容天庭的清冷和超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描绘了他在完成政务后在后省(皇宫中处理政务的地方)值夜时的感受。首句“掖垣初罢斧斤响”形象地写出工作结束后的宁静,暗示了政务的严谨和辛劳。接着,“栋宇犹闻松桂香”以松桂的清香寓示高洁的品格,暗示自己虽身处宫中,但心怀清雅。

“江海暂来俱野客”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即使暂时远离尘世,也自比为江海间的闲散之人。然而,“云霄并直愧华堂”又流露出对朝廷责任的自责,觉得在如此显赫的位置上,自己的才德不足以匹配华丽的殿堂。

“月明似与人烟远,风细微闻禁漏长”通过明亮的月色和微风,描绘出夜晚的寂静,同时借“禁漏”(宫廷中的计时器)暗示时间的流逝和职责的庄重。最后,“谏草未成眠未稳,始知天上极清凉”表达了诗人因未完成劝谏之职而难以安心,意识到天子身边的责任重大,同时也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凉心境。

整首诗以个人感受抒发了对朝廷事务的认真态度和对高洁人格的追求,展现了苏辙作为文臣的忠诚与责任感。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回寄圣寿聪老

五年依止白莲社,百度追寻丈室游。

睡待磨茶长展转,病蒙煎药久迟留。

赞公夜宿诗仍作,巽老堂成记许求。

回首万缘俱一梦,故应此物未沉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守岁

岁云莫矣谁能守,唯有此心初不移。

宇宙随流任尔去,虚空对面即吾师。

三杯醉倒聊从俗,一点灵明欲语谁。

来日日新无限事,归根一笑彼安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岁莫二首(其二)

文章习气消未尽,般若初心老渐明。

粗有春秋传旧学,终凭止观定无生。

维摩晚亦谐生事,弥勒初犹重世名。

须发来年应更白,莫留尘滓溷澄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岁莫二首(其一)

岭南万里归来客,颍上六年多病身。

未死谁言犹有命,长闲岂复更尤人。

眼看世事知难了,手注遗编近一新。

点检平生无几恨,浊醪初熟正逢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