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举家食肉迹虽陈,端有寒儒继后尘。
杜老长镵聊卒岁,颜生陋巷不逢辰。
啖毡窃喜全高节,食肉从来鄙要津。
扪腹祇应多愧负,天教吾党合清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简的作品《次韵徐惇济久不食肉》。诗中,诗人以家庭生活为背景,表达了对贫困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对高尚节操的坚守。首句“举家食肉迹虽陈”描绘了家庭虽然曾经条件艰苦,但仍然保持基本的生活状态;“端有寒儒继后尘”则强调了即使生活艰难,仍有读书人坚持清贫。
诗人引用杜甫(杜老)和颜回(颜生)的典故,前者用长镵(农具)度日,后者在陋巷中仍不失其德行,表明自己虽身处困境,但志向不改。诗人对于“食肉”的看法,认为虽然物质上贫乏,但鄙视那些过于追求权势财富的人,“食肉从来鄙要津”。
最后两句“扪腹祇应多愧负,天教吾党合清贫”,诗人自责于未能更好地满足家庭生活,但又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守清贫。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坚韧的品格和对清贫生活的认同,以及对高尚道德情操的坚守。
不详
水绕庭除屋近山,居人六月自清寒。
平时不起轩裳念,此去真输岩穴安。
书富五车成活计,樽开千日慰艰难。
径谋百亩从君隐,凭藉林泉寄一箪。
小小根栽出近□,□□繁实傲秋天。
恍如列宿挂庭树,几误饥儿逐弹圆。
荔子甘香欲争席,赤心粗俗敢差肩。
饮仙嚼□□□赏,赋客寡闻犹未编。
养拙何所诣,白昼门常关。
剥啄有好怀,绕郭横秋山。
佛庐占山麓,清净非人间。
曳杖得晤语,幽寻为怡颜。
三峰耸而秀,群巘抱以环。
寺同乔木古,僧与白云閒。
一鸟不复鸣,流泉自潺湲。
山林足胜践,世路羊肠艰。
岁尽意不尽,日长愁更长。
将士介生虮,黔黎疻复疮。
拊膺念江夏,掩面向山阳。
大隐未高枕,巨鳌仍望洋。
旧闻死可祷,或以酒自戕。
废卷三太息,抚时徒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