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探泉》由清代诗人戴梓所作,描绘了诗人探访山中古泉的旅程与心境。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历史遗迹的追思。
首联“春帆畴昔渡江天,每探金山第一泉”以“春帆”开篇,暗示着诗人乘船渡江,前往金山探寻那久负盛名的第一泉。这里不仅描绘了旅途的景象,也预示了探索未知的勇气和期待。
颔联“未识崎岖来此地,可能清洁似当年”则表达了诗人对未知旅程的不确定感,以及对泉水纯净状态的怀念。通过“未识崎岖”和“可能清洁似当年”的对比,诗人既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颈联“风涛水涌疑龙伏,登陟源深畏虎眠”进一步渲染了探泉途中的神秘氛围。风浪翻滚,仿佛隐藏着龙的踪迹;深入源头,诗人又担心遇到潜伏的猛虎。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含了探险过程中的紧张与敬畏。
尾联“回首夕阳心惴惴,忙扶藜杖下寒烟”则将情感推向高潮。当诗人回望夕阳,心中充满忐忑,急切地借助藜杖,踏过寒烟,返回。这一场景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也体现了他对探索旅程的满足与疲惫。
整体而言,《探泉》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生命旅程的思考。诗中既有对未知的探索精神,也有对过往时光的怀旧之情,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