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同李员外于鳞登西北城楼望郭外人家时经兵后慨然有赋

仙郎邀我元夜游,联镳驰向都城陬。

凭高北望馀杀气,初春惨淡翻如秋。

银花无光火树死,月明空作金波流。

忆昔华灯乱星斗,天叫陆海通瀛洲。

美人盛服散香霭,侠少相随簇锦裘。

万家歌舞帝王州,广衢深巷连崇楼。

杨枝插门春不见,膏粥祠户今何由。

燕京女儿去朔漠,紫姑寥落亦含愁。

城中箫鼓太平象,城外风烟边戍头。

御宴黄柑存故事,浊醪不解骚人忧。

洞庭佳酿醉方休,来岁今宵复何处,客踪宦辙如云浮。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诗人谢榛在元宵节与李员外一同登临西北城楼,眺望战后景象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战争后城市变迁的感慨。

首句“仙郎邀我元夜游”,以“仙郎”自谦,表达了与友人共度佳节的喜悦。接着“联镳驰向都城陬”,描绘了两人策马疾行,前往京城一角的情景。随后,“凭高北望馀杀气,初春惨淡翻如秋”,通过对比春天的惨淡景象,暗示了战争留下的阴影。

“银花无光火树死,月明空作金波流”,写出了节日装饰的冷清,以及月光下仿佛只有孤独的金波流动,象征着繁华不再。接下来,“忆昔华灯乱星斗,天叫陆海通瀛洲”,回忆往日的辉煌,与当前形成鲜明对比。

“美人盛服散香霭,侠少相随簇锦裘”,描绘了昔日贵族的奢华生活,与现在的景象形成强烈反差。“万家歌舞帝王州,广衢深巷连崇楼”,展示了战前城市的繁华与秩序。

然而,“杨枝插门春不见,膏粥祠户今何由”,表达了对美好时光逝去的哀叹,以及对战后生活的无奈。“燕京女儿去朔漠,紫姑寥落亦含愁”,反映了女性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悲苦。

“城中箫鼓太平象,城外风烟边戍头”,对比了城市内部的安宁与城外的战乱,突显了战争对社会的影响。“御宴黄柑存故事,浊醪不解骚人忧”,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最后,“洞庭佳酿醉方休,来岁今宵复何处,客踪宦辙如云浮”,表达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战争后社会变迁的深切关注和感慨。

收录诗词(1219)

谢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字:茂秦
  • 号:四溟山人
  • 籍贯:脱屣山
  • 生卒年:1495~1575

相关古诗词

送郜羽士归青城山

道人汗漫游人间,自云家住青城山。

清谈动有烟霞气,流年不凋松柏颜。

碧桃花开春正好,金银阙下违仙班。

悬壶卖药寄朝市,独乘黄鹤今西还。

九转垂成怀旧侣,剑阁彭门路脩阻。

时人不识仙骨殊,明月梦中闻杜宇。

七十二洞群真聚,天外吹笙来玉女。

彩云拂地飘异香,紫鸾解歌朱凤舞。

琼浆坐吸长自春,飞泉落响无今古。

海西高攀若木枝,才临玄圃复瑶池。

丹台坐读十洲记,俯视浮生能几时。

燕昭汉武俱冥漠,陵庙白杨空自悲。

形式: 古风

少女词

妾家住近都城下,今日何辜来朔野。

不随姊妹并乘龙,翻与健儿同跃马。

马上归心数向南,故园桑叶废春蚕。

长颦翠黛愁无那,暗落铅华瘦不堪。

不堪对月空凄切,屈指清光几圆缺。

道路空迷古塞云,衣裳犹带阴山雪。

雪后惊看鸿雁回,隔河羌笛使人哀。

龙沙三月无青草,莫向春风怨落梅。

形式: 古风

题山水图送包运司庸之赴芦台

披心清彻冰雪壶,挥毫妙绝江山图。

包生好古求真迹,名齐顾凯游京都。

四明画手不易得,秋水晴岚无多墨。

极天形胜随意生,半壁低横万里色。

蒹葭浦溆苍烟深,上有参差枫树林。

虚堂时时动风雨,波底恍若蛟龙吟。

一扫冰绡幽兴发,笔夺造物古人列。

吾将垂钓君宦游,扁舟独啸五湖月。

送君驿路别愁新,北望偏伤客子神。

鸣鞭岁晚长芦去,芳草相思春复春。

形式: 古风

宫词题画(其一)春

晓起下阶芳草绿,越罗昨夜裁春服。

试看海棠开几枝,流莺啼过黄金屋。

花落明年仍复新,玉颜对镜堪愁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