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访郭义山出示陆丞相遗墨

宝祐丙辰榜,季世尚词章。

功业已衰谢,气概犹堂堂。

壮士死海岛,尤胜死雒阳。

遗翰落人间,姓字透纸香。

甲子行一周,复见文运昌。

遗黎存一二,往事空茫茫。

寒灯客窗梦,飞堕碙山洋。

留眼看中原,且勿悲故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陆文圭所作的《京口访郭义山出示陆丞相遗墨》。诗中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文人命运的感慨。首句“宝祐丙辰榜”点明了时间背景,暗示了南宋末年的社会环境。诗人感慨于当时崇尚辞章的时代风气,尽管国家已处于衰落之际,但仍有文人士大夫保持着堂堂正气。

“壮士死海岛,尤胜死雒阳”两句,以壮士的英勇牺牲,象征着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也宁愿坚守节操,不愿屈服于异族统治。陆丞相的遗墨虽散落民间,但其人格魅力和书法艺术仍令人敬仰,字迹间透出香气,寓意其精神永存。

“甲子行一周,复见文运昌”预示着历史轮回,文运有望复苏,然而“遗黎存一二,往事空茫茫”,表明亡国之痛和人事沧桑。诗人身处客窗,寒夜梦境中仿佛飘落在碙山洋,表达了对故土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最后,“留眼看中原,且勿悲故乡”表达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虽然身处逆境,但仍关注国家大势,告诫自己要保持希望,不要过于悲伤个人的故乡之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陆文圭作为南宋遗民的家国情怀和文化坚守。

收录诗词(625)

陆文圭(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字:子方
  • 号:墙东
  •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52~1336

相关古诗词

和丁师善韵

辙鲋活斗升,莫向肆中索。

已无秋成望,况复岁暮迫。

蓉城一小县,舞袖折旋窄。

针芒万亩青,席卷一川白。

苦肠真食蓼,枵腹思啖柏。

蒙袂嗟饥氓,胠箧畏暴客。

将怀转壑忧,谁任求刍责。

为政推仁心,匹妇无弗获。

登途祗王命,东西固不择。

汉网殊阔疏,挂一直漏百。

但令大纲正,潜使宿弊革。

斯民本同体,难以一膜隔。

发奸虽有术,救急岂无策。

不惮原隰驱,要知闾里阨。

消平蛇龙居,安集鸿雁宅。

庶免愁叹声,谣诵沸广陌。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和陆振之见寄韵

日长不废读书功,我与宗人老颇同。

病起自羞黄面老,兴来人笑白头翁。

剖瓜未信能祈巧,结柳终须学送穷。

樽酒论文定何日,碧云暮合忆江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陆振之见赠韵

我怀陶元亮,早弃彭泽令。

宁甘柴桑饿,不受宋人聘。

晚诗题甲子,绕著义熙正。

得书晋徵士,千载论始定。

吾宗佳公子,世禄让千乘。

高眠九思斋,清节故可敬。

寄来停云篇,词与意俱胜。

耿耿好贤心,颇似缁衣郑。

居家未得閒,歉岁讲荒政。

良苗困螟螣,凶暴过枭獍。

闾里不聊生,一发寄微命。

闭阁忧攒眉,怀哉我同姓。

惜无勋业志,不必频看镜。

吾衰畏残暑,一雨秋意盛。

拿舟溯流归,帆饱风力劲。

田芜且莫问,但恨荒菊径。

明月近中秋,云扫天宇净。

素蛾惜皓发,把酒呼不应。

何当共携手,尽此南楼兴。

效颦辄捧心,拙句酬佳咏。

形式: 古风

浙江观潮

落木无边江岸开,巨涛排入海门来。

势连吴越奔千骑,声撼乾坤鼓万雷。

宋帝飞龙何日返,伍君白马蹴云回。

客怀对此真悲壮,且饮樟亭酒一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