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杖策溪边兴尽归,片云何事逐人飞。
飘然自是无心物,欲去还来上客衣。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田园画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流露。诗人在溪边散步,手持杖策,兴趣盎然,但最终还是归去。"片云何事逐人飞"这句表明诗人对于周遭环境的关注,连那随风漂泊的浮动之物也引起了他的注意和思考。
"飘然自是无心物"一句,通过对比自己与自然景物的情状,抒发了一种超脱世俗、达观的人生态度。诗人似乎在暗示,他的心灵像那片云一样自由无羁,无所挂念。
最后两句"欲去还来上客衣"则透露出一种游子思乡或是离别情愫,表达了一种对往昔时光的留恋和不舍。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自在飞扬的情怀,以及对于生活的深刻感悟。
不详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水风披玉蘤,溪露泫瑶津。
花意如师意,宗雷社里人。
压枝高下锦,攒蕊浅深霞。
叠綵晞阳媚,鲜葩照露斜。
红白相嗣繁,色纯香亦浅。
相对庭户间,俗尚焉能免。
脩脩稍出类,辞卑不肯丛。
有节天容直,无心道与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