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黄山云谷这一胜地的静谧与幽深。首句“云栖传胜地”,点明地点,暗示其为名山胜景。接着“钟板六时开”,以寺庙的钟声和木板声,渲染出一种庄严而宁静的氛围。诗人置身于自然之中,“一钵当峰立”,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如同僧人般独立于山峰之上的孤独与超脱。双松“拥户来”,赋予了自然生命,仿佛是山林对诗人的欢迎。
“瀑泉飞石涧”一句,生动展现了瀑布从岩石间飞流直下的壮观景象,水声潺潺,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岩树荫香台”,则描绘了岩石旁树木繁茂,为香台遮蔽阳光,营造出一片清凉与祥和的环境。
最后,“旧有题诗在,生公去不回”,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以及对过去高僧生公的怀念。生公已逝,但他的智慧与精神却通过题诗留存下来,成为后人追思的对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黄山云谷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气息完美融合,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也寄托了诗人对历史与文化的深深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