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渡

流波万斛忠臣泪,遗迹千年采石矶。

南北于今失天限,江山如昨怆人非。

新潮寂寞阴风怒,旧冢荒凉落月辉。

一去不来虞雍国,当时渡马更秋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吴澄的《采石渡》,以“采石矶”为背景,描绘了历史变迁与自然景观的对比,抒发了对往昔人事的感慨。

首联“流波万斛忠臣泪,遗迹千年采石矶”,开篇即以“流波”和“忠臣泪”营造出一种悲壮的氛围,将读者带入历史的长河中,感受时间的流逝与英雄事迹的永恒。接着,“遗迹千年采石矶”点明地点,暗示这里曾是历史的重要见证,激发人们对过往的追忆。

颔联“南北于今失天限,江山如昨怆人非”,通过“南北”与“天限”的对比,以及“江山如昨”与“人非”的反差,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这里的“天限”既可理解为地理上的界限,也可象征着某种不可逾越的隔阂,而“江山如昨”则强调了自然环境的恒常不变,与人类社会的沧桑巨变形成鲜明对比,引发深沉的思考。

颈联“新潮寂寞阴风怒,旧冢荒凉落月辉”,进一步描绘了当前景象的凄清与孤寂。新潮的涌动与阴风的怒号,象征着时代的动荡与不安;而旧冢在落月的照耀下显得更加荒凉,暗喻着历史人物的逝去与记忆的消散。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过去辉煌与现在衰败的感慨。

尾联“一去不来虞雍国,当时渡马更秋肥”,以“虞雍国”作为典故,借以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这里的“渡马”可能是指古代渡河时所用的马匹,而“秋肥”则暗示着季节的变化与生命的循环。整联通过对比“一去不来”与“当时渡马更秋肥”,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与对生命流转的感慨。

综上所述,《采石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美景与人文精神的赞美与怀念。

收录诗词(99)

吴澄(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字伯清。[1-2] 元代杰出的理学家、经学家、教育家。与许衡齐名,并称为“北许南吴”,以其毕生精力为元朝儒学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有《吴文正公全集》传世。曾著《列子解》,今已佚

  • 字:幼清
  • 籍贯:抚州崇仁凤岗咸口(今属江西省乐安县鳌溪镇咸口村)
  • 生卒年:1249年2月3日—1333年8月5日

相关古诗词

泗河

泗堤四望尽平原,丛苇荒茅十室烟。

淮北更无生草地,江南已是落花天。

阴风汹汹浮孤艇,春雨濛濛冥一川。

只有渔翁犹世业,长蓑短笠浅滩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浔阳舟中三首(其二)

天地无情泪眼枯,故园松菊久荒芜。

秋风屋破从谁葺?春酒家贫祗自沽。

万里关山劳梦寐,孤舟烟雨落江湖。

渥洼龙种空相忆,云汉迢迢不易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赠樊秀才

忆昨承恩乞鉴湖,几回清梦谒神都。

葡萄天马来边徼,粳稻云帆出越吴。

旸谷吠晨惊蜀犬,神祠乘夜托城狐。

龙钟卧病空筹策,万里云霄羽翮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石砚行

溧阳渺渺红尘杳,讼牒簿书何日了?

日斜犹自未休衙,欲寝楼头已催晓。

政出多门空扰扰,休誇金印大如斗。

君不见古人惜砚如惜圭,端溪妍丑纷不齐。

此来囊中无一锥,但携石砚作亲随。

官罢奚奴背归去,浓磨香墨赋樵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