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述(其二)

君看堂上燕,差池自双飞。

一朝秋风起,巢空何处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燕子在季节更替中的生存状态,充满了深沉的哲理与淡淡的哀愁。诗人以“堂上燕”为切入点,通过燕子的迁徙行为,隐喻人生的流转与无常。

首句“君看堂上燕”,以一个邀请的姿态,引导读者去观察、思考燕子的生活状态。燕子“差池自双飞”,生动地展现了它们和谐、自由的生活情景,同时也暗示了伴侣间的默契与依赖。

然而,好景不长,“一朝秋风起”,秋天的到来打破了这份宁静与和谐。燕子们不得不面对巢穴空空、归宿未知的现实。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遵循,也是对人生无常的一种深刻反思。

最后一句“巢空何处归”,将诗意推向高潮。它不仅表达了燕子在季节变换中寻找新居的艰辛与迷茫,也暗含了人在面对生命变迁时的无力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感慨。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广度,使得这首诗超越了对燕子命运的单纯描述,触及了更深层次的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燕子的迁徙行为,巧妙地融入了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哲学思考,以及对个体在大环境面前渺小与无助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

收录诗词(179)

朱希晦(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顺帝至正末隐居瑶山,与四明吴主一、萧台赵彦铭吟咏雁山中,称雁山三老。明初荐于朝,命未至而卒。有《云松巢集》

  • 籍贯:温州乐清

相关古诗词

自述(其三)

驱车出城东,禾黍生故宫。

君看两铜驼,卧此荆棘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自述(其四)

驱车经北邙,悲歌泪如水。

君看冢累累,埋没蓬蒿里。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所思(其一)

鹦鹉本聪慧,不与凡鸟同。

因以巧言语,何由脱樊笼。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所思(其二)

百舌复百舌,间关弄春晴。

谗臣在君侧,巧语谁为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