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塘寺

寺枕彩云桥,残碑纪晋朝。

地平垂塔影,林古镇塘腰。

夜月松千阜,春风柳万条。

景多僧住少,近觉有尘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古寺的幽静景象和历史氛围。开篇“寺枕彩云桥,残碑纪晋朝”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展现了寺院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以及时间的流转与历史的沉淀。诗人用“枕”字形象地表达寺庙依山而建,与云共存的境况,同时,“残碑纪晋朝”则透露出历史的痕迹,晋朝的遗留让人感受到时间的厚重。

接着,“地平垂塔影,林古镇塘腰”两句,通过对寺院环境的细腻描绘,进一步深化了空间与时间的交织。地面上的平坦与塔影的投射,以及树木环绕的古老与塘堤的蜿蜒曲折,都在诗中找到了恰当的位置。

“夜月松千阜,春风柳万条”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夜晚时分,明月高悬,松树如同千重山峦,而春天的和风轻拂,柳絮随风舞动。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季节变化带来的不同景象,也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生命力与诗人的情怀。

最后,“景多僧住少,近觉有尘嚣”两句,透露出寺院虽然宏伟壮丽,但僧众却寥寥无几。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同时“近觉有尘嚣”则暗示了寺院不再是纯净之地,而是被世俗纷扰所侵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

收录诗词(350)

叶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 字:景文
  • 籍贯:吴江笠泽

相关古诗词

幼弟墓下

春到棣无色,风来松亦悲。

细看云起处,不复雁归时。

忆汝九京隔,嗟予两鬓衰。

寥寥今古意,独许杜陵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生日对梅口占

一生已得半生閒,出入诗篇酒盏间。

祗把小儿看造化,不妨老子号痴顽。

幻身且喜无诸恙,灵药谁能觅大还。

多谢梅花来荐寿,年年雪里破春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多景楼

北望中原惨莫烟,楼头风物故依然。

后人拍得阑干碎,往日轻教眼界偏。

水撼金焦声亦怒,云连楚泗势犹全。

壮怀且付生前酒,千古英雄冢道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扫榻

扫榻卧终日,香销百念除。

不愁浑厌酒,无事剩钞书。

粉浅庭前笋,青齐雨后蔬。

自嫌犹有累,添水种金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