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戴禹功幕府归来三首(其三)

临淮终日鉴修眉,水外遥山尺五低。

我欲骑云叫阊阖,请将捕寇付平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翻译

整天在临淮河畔凝视着修长的眉毛,
远处的山水仿佛近在咫尺,只有五尺之遥。

注释

临淮:地名,指淮河附近的地方。
鉴:照见,比喻观察或思考。
修眉:修长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遥山:远处的山。
尺五:古代长度单位,形容距离很近。
骑云:想象中乘云而行,象征超脱或权力。
阊阖:古代神话中的天门,这里借指皇宫或者朝廷。
捕寇:追捕盗贼。
平西:平定西部的叛乱或敌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属于豪放派风格。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表达了自己胸怀壮志、渴望功成名就的心情。

“临淮终日鉴修眉”,这里的“临淮”可能是指作者所处的地理位置,而“终日鉴修眉”则象征着诗人对自己的修养和内心世界的关注与雕琢。在古代文化中,眉毛往往被比喻为人的品行和气质,因此这里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在不断地修身养性。

“水外遥山尺五低”,这一句描绘了诗人面前的自然景观。这里的“水”、“遥山”营造出一幅静谧而开阔的画面,而“尺五低”则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于眼前景物有一种从容不迫、超然物外的心境。

“我欲骑云叫阊阖”,这一句则充分展现了诗人的豪迈情怀和远大志向。“骑云”是古代常见的神话象征,意味着凌空飞驰,而“叫阊阖”则是在表达一种超越世俗、呼唤天门的壮烈气势。这里的“阊阖”通常指的是天门,可以理解为诗人想要冲破常规,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最后一句“我请将捕寇付平西”,则是在表达诗人的政治抱负。“请将”可能是指请求担任边疆的军事职位,而“捕寇”则意味着消灭敌寇,维护国家安全和边疆安宁。这里的“平西”可能是指西部边疆地区,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希望能够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为国分忧。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远大的抱负。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和戴禹功幕府归来三首(其二)

客里诗成付漫书,清风一榻黑甜馀。

相山旧隐今分定,却是归来计不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和戴禹功幕府归来三首(其一)

抖擞空肠一字无,下邳能复异时书。

中兴正欲平骄寇,莫若相如赋子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和魏定父早春十首(其十)

南禅相望无多地,深谢高轩日见过。

归去山林遂閒放,却寻农圃问谁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和魏定父早春十首(其九)

辰瓜醉竹定何如,试问君家种莳书。

坐久幽窗转斜日,恰怜梅影上衣裾。

形式: 古风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