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二首(其二)

本来无物使人疑,却为参禅买得痴。

闻道无情能说法,面墙终日妄寻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原本空无一物,却因参禅变得痴迷。
听说无情感也能传授佛法,但我却徒然在墙壁前空想。

注释

本来:原本。
无物:没有东西。
使人疑:让人疑惑。
却:但是。
为:为了。
参禅:佛教修行的一种方式。
买得:得到。
痴:痴迷。
闻道:听说。
无情:没有感情。
能:能够。
说法:传授佛法。
面墙:面对墙壁,比喻独自一人。
终日:整天。
妄寻思:胡乱思考,空想。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之手,收录在他的《寓言二首》中。诗中的意境深邃,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透露出作者对于禅宗及佛法的一种思考和批判。

"本来无物使人疑,却为参禅买得痴。"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某些追求虚幻境界的行为所持有的质疑态度。"本来无物" 暗示世间万象皆为空,原无实质;而"使人疑" 则是因为人的心智被这些空幻之物所迷惑,产生了种种疑问和困惑。接着的"却为参禅买得痴" 更深一步地指出,即便是那些追求高深禅理的人,也可能在这过程中变得愚昧无知,失去了本真的智慧。

"闻道无情能说法,面墙终日妄寻思。" 这两句则更进一步探讨了佛教中的"无情" 概念与人的感受之间的矛盾。"闻道无情能说法" 表示听闻到一种没有情感的法理,但这种法理是否真的能够被理解和接受呢?"面墙终日妄寻思" 则描绘出一个长时间面对着墙壁冥思的场景,"妄寻思" 暗示这些思考可能是错误的、不切实际的。

总体来说,这两句诗通过质疑禅宗的修行方式和佛法的理解,展现了王安石对于人生真理的探索以及他对某些传统观念的批判态度。他的语言简洁而深刻,充满了哲学思考的气息。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寓言二首(其一)

太虚无实可追寻,叶落松枝谩古今。

若见桃花生圣解,不疑还自有疑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御柳

御柳新黄已迸条,宫沟薄冻未全消。

人间今日春多少,祇看东方北斗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惠崇画

断取沧州趣,移来六月天。

道人三昧力,变化只和铅。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散策

散策东冈亦已劳,横塘西转有亭皋。

絮飞度屋何许柳,花落填沟无数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