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刘幼云九峰山图二首(其一)

入世出世法,此心无端倪。

但言美山川,说食如赒饥。

得归复何言,劳生诚无涯。

沉吟一夕中,谅我山泽姿。

匡庐多胜慨,九峰君始宅。

想见幽讨劳,斩伐见遗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曾习经所作,名为《题刘幼云九峰山图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对自然山水的深刻感悟与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首句“入世出世法,此心无端倪”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世间生活与超脱尘世的矛盾与追求,暗示了对现实与理想状态的思考。接着,“但言美山川,说食如赒饥”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将欣赏美景比作解救饥饿,形象地展现了他对精神满足的重视。

“得归复何言,劳生诚无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短、劳碌不息的感慨,流露出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深思。最后,“沉吟一夕中,谅我山泽姿”则透露出诗人渴望回归自然、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通过“山泽姿”这一比喻,生动地描绘了他向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

接下来的“匡庐多胜慨,九峰君始宅”转而提及具体的山水景观——庐山的九峰,表达了诗人对这一自然奇观的赞叹。而“想见幽讨劳,斩伐见遗迹”则通过想象中的探索与发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入探索和对历史痕迹的敏感感知,体现了他对自然与人文景观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386)

曾习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刘幼云九峰山图二首(其二)

绸缪一亩宫,预备六月息。

岂特厌簪组,正尔痼泉石。

世事足悲诧,浮生类行役。

故山归不归,予亦难为臆。

誓从所好口,持谢车马客。

形式: 古风

别蒋性甫

在山猛虎今无用,蔽日浮云终古阴。

三穴未穷馋兔计,一官真拟汨罗沉。

似闻贾谊酬宣室,徒遣相如赋上林。

惆怅古人称独往,江湖满地有暇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送赵尧生回里

一时鸳鹭惊朝列,万古云霄感逐臣。

楚国兰芬原绝代,宣南故宅近松筠。

江湖隐隐千回首,帐殿沉沉一欠伸。

欲与昔贤较心力,天回地动不逢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桂东原腊尽日自营口晓发盖州诗简栖瘿公均有和作因次韵寄东原兼呈简栖瘿公

钟沉百杵酒微醒,念尔冰天雪海行。

绝塞牙旗明杀气,故家箫管狎春声。

相看袖手真无赖,稍近弹棋便不平。

自是中朝重边禁,当时枉却弃儒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