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塘歌

蜀山发岷峨,支派何其繁。

连峰沓嶂到夔峡,两峰对立高为门。

白盐与赤甲,万仞明朝暾。

长江贯其中,水出非一源。

其南通越巂,其西来吐蕃。

浩浩纳众流,浊浪声豗喧。

势挟天地转,怒作雷霆奔。

天教滟滪遏不住,雪花飞舞洪涛翻。

黑石与黄户,险恶难具论。

舟人鱼贯牵百丈,观者胆掉惊神魂。

忆昔神禹疏导初,石壁犹存旧凿痕。

长江东流不少住,形胜独数瞿塘尊。

蚕丛凫翳旧开国,据有蜀土称雄藩。

粤从炎精丧,僭窃闻公孙。

至今白帝城,相望馀颓垣。

后来刘豫州,建国图中原。

三顾起卧龙,复此驻军屯。

至今八阵图,历历迹犹存。

自后僭伪者,琐琐奚足云。

元季夏明氏,恃险负皇恩。

天威赫然命六军,六军饮马川江浑。

王师乘胜克西蜀,铁锁已断来降幡。

皇风远畅清妖氛,雪山冰谷回春温。

信知在德不在险,诚如古人之所言。

群雄割据竟何在,依旧老树啼寒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瞿塘歌》是明代诗人陈琏所作,通过对瞿塘峡的描绘,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历史的沧桑变迁。

开篇以“蜀山发岷峨,支派何其繁”描绘了蜀地山脉的壮阔,接着“连峰沓嶂到夔峡,两峰对立高为门”形象地勾勒出瞿塘峡的雄伟景象。随后,“白盐与赤甲,万仞明朝暾”、“浩浩纳众流,浊浪声豗喧”等句,生动展现了瞿塘峡的自然风貌和水流的磅礴气势。

“天教滟滪遏不住,雪花飞舞洪涛翻”、“黑石与黄户,险恶难具论”则进一步强调了瞿塘峡的险峻与壮观。接下来,“舟人鱼贯牵百丈,观者胆掉惊神魂”描绘了船行瞿塘峡的惊险场景,让人感受到自然力量的震撼。

诗人追溯历史,提到神禹疏导初时的石壁痕迹,以及瞿塘峡作为蜀地门户的重要性。接着,通过“蚕丛凫翳旧开国,据有蜀土称雄藩”、“粤从炎精丧,僭窃闻公孙”等诗句,回顾了古代蜀地的历史变迁,尤其是公孙述的僭窃和刘备在此建立蜀汉的故事。

最后,“至今八阵图,历历迹犹存”、“自后僭伪者,琐琐奚足云”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功过的思考,以及对“信知在德不在险”的哲理的认同。全诗以“群雄割据竟何在,依旧老树啼寒猿”收尾,寓意深刻,既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自然永恒的感慨。

综上所述,《瞿塘歌》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佳作,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998)

陈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经浮滩观瀑布

山中夜来风雨恶,晓见奔流出岩壑。

千尺浑如组练飞,满空又似珠玑落。

舟行渐近声转雄,听来恰与春雷同。

扁舟蹩然江上去,回望云边垂白虹。

形式: 古风

铁索桥

灌阳西接羌夷路,岷江湍急舟难渡。

昔人以竹为索桥,风雨飘淋岂能固。

献王因之用意深,改造不惜千黄金。

挽拖巨石出山麓,叠作厚址依江浔。

铁柱东西列相向,铁縆平施逾百丈。

木板横铺若砥平,夷夏之人任来往。

我军千里戍松潘,长说岷江渡最难。

自从铁索桥成后,馈运之人咸喜欢。

君不见驱石为桥桥岂成,掷杖为桥空有名。

何如此桥坚且久,献王之功垂不朽。

形式: 古风

石经

六籍自遭秦火惨,后来多用石刊经。

循行难觅汗青迹,校字喜看科斗形。

化去不随煨烬灭,残来犹带藓花馨。

收藏原在文翁学,谁见当年旧制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青城山歌

锦官城西青城山,道释往往栖其间。

琳宫梵宇半陈迹,瑶草昙花空自闲。

禅翁说法伏黑虎,仙子朝元骖翠鸾。

天花时落石坛静,灵药夜捣玄霜寒。

复闻长林中,亦有幽求子。

眼看富贵等浮云,心薄功名如弊屣。

人间荣辱了不闻,几度天书徵不起。

山有芝兮隰有丰,幽泉发窦锵玲珑。

饥餐渴饮足以保厥躬,乐逍遥兮无穷。

人间此景亦罕逢,何须远寻鹫岭兼崆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