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浮滩观瀑布

山中夜来风雨恶,晓见奔流出岩壑。

千尺浑如组练飞,满空又似珠玑落。

舟行渐近声转雄,听来恰与春雷同。

扁舟蹩然江上去,回望云边垂白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夜雨后的壮观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瀑布的动态美。首句“山中夜来风雨恶”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风雨交加的夜晚,为后续景象的铺垫奠定了基调。接着,“晓见奔流出岩壑”一句,将时间推进至清晨,描绘了雨水汇聚成溪流,最终冲破岩石奔腾而出的场景,展现出自然界的磅礴力量。

“千尺浑如组练飞,满空又似珠玑落”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瀑布比作飘扬的丝带和空中洒落的珍珠,形象地表现了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的壮观景象,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舟行渐近声转雄,听来恰与春雷同”则进一步描绘了接近瀑布时的震撼体验,瀑布的轰鸣声仿佛与远处的春雷相呼应,营造了一种宏大而又和谐的自然氛围。

最后,“扁舟蹩然江上去,回望云边垂白虹”以诗人乘船远去的视角结束全诗,既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留恋,也暗示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短暂,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瀑布这一自然奇观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998)

陈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铁索桥

灌阳西接羌夷路,岷江湍急舟难渡。

昔人以竹为索桥,风雨飘淋岂能固。

献王因之用意深,改造不惜千黄金。

挽拖巨石出山麓,叠作厚址依江浔。

铁柱东西列相向,铁縆平施逾百丈。

木板横铺若砥平,夷夏之人任来往。

我军千里戍松潘,长说岷江渡最难。

自从铁索桥成后,馈运之人咸喜欢。

君不见驱石为桥桥岂成,掷杖为桥空有名。

何如此桥坚且久,献王之功垂不朽。

形式: 古风

石经

六籍自遭秦火惨,后来多用石刊经。

循行难觅汗青迹,校字喜看科斗形。

化去不随煨烬灭,残来犹带藓花馨。

收藏原在文翁学,谁见当年旧制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青城山歌

锦官城西青城山,道释往往栖其间。

琳宫梵宇半陈迹,瑶草昙花空自闲。

禅翁说法伏黑虎,仙子朝元骖翠鸾。

天花时落石坛静,灵药夜捣玄霜寒。

复闻长林中,亦有幽求子。

眼看富贵等浮云,心薄功名如弊屣。

人间荣辱了不闻,几度天书徵不起。

山有芝兮隰有丰,幽泉发窦锵玲珑。

饥餐渴饮足以保厥躬,乐逍遥兮无穷。

人间此景亦罕逢,何须远寻鹫岭兼崆峒。

形式: 古风

望峨眉山

峨眉之山高万丈,鸣鹤青城郁相向。

峰峦喜与太白齐,似与西川为保障。

郁葱秀色根鸿濛,望之如云浮碧空。

嵚岑峛崺不可上,千岩万壑来清风。

白云之巅梵王殿,五色光华望中见。

天晴云散看龙归,日出鸟呼知佛现。

山中原来富奇植,灵药仙葩人罕识。

丛生瑞竹粲如金,树结甜瓜坚似石。

势连雪岭极西方,六月常见飞严霜。

积雪长年消不尽,始知境界真清凉。

白水丛林半山起,楼阁参差綵霞里。

普贤灵迹世无双,苏子雄文今有几。

扁舟拂晓到嘉陵,眼中独爱兹山青。

召命有期不得往,试凭诗句讯山灵。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