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春令.浣手绣观音

兰汤浴手,窗前先就,红莲娇片。

须记他原少凌波,休错配、鸳鸯线。

绣着金身须半面。似向侬青眼。

春笋纤纤近慈云,疑紫竹、林中现。

形式: 词牌: 留春令

鉴赏

这首《留春令·浣手绣观音》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富有情感的画面,通过“兰汤浴手”、“红莲娇片”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优雅的氛围。

“兰汤浴手”,以兰花之水洗去手上的尘埃,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精神的提升。“窗前先就,红莲娇片”,窗外的红莲如同少女般娇嫩,暗示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接下来,“须记他原少凌波,休错配、鸳鸯线”,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人物的轻盈步态比作“凌波”,并巧妙地将“鸳鸯线”这一细节融入其中,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意着情感的和谐与美满。

“绣着金身须半面,似向侬青眼”,诗人通过描述观音菩萨的绣像,展现了对宗教信仰的虔诚与敬畏。同时,“春笋纤纤近慈云,疑紫竹、林中现”,春笋的生长与慈云的出现,以及对紫竹林的想象,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祥和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美好情感的深切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238)

董以宁(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后在世),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著有《正谊堂集》和《蓉度词》。其中《蓉度词》中大量的“艳体词”作品又尤为学界所争议

  • 字:文友
  • 籍贯: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

相关古诗词

瑶池燕.开帘引燕

当年曾僭。昭阳殿。燕燕。移家新到珠院。双双见。

蕙花半箭。衔来健。妒双双、画阁穿遍。将帘掩。

雌雄暂教违面。心休蹇。三生今欠。须方便。

形式: 词牌: 越江吟

思越人.高轩过

避车尘,调蟋蟀,甘称闭户先生。

多事乘轩还过访,方知人重功名。

黄金不与侬厮认。原是床头冰冷。

何物误人田二顷。散与酒徒须尽。

形式: 词牌: 思越人

杏花天.忆梦

云眠月醉青山卧。把好梦、背他偷做。

杏笺方欲双题和。忽被寒涛鼓破。

奈未梦、心情犹可。到梦后、凄凉怎过。

呼奴好伴挑灯坐。今夜梦来须躲。

形式: 词牌: 杏花天

双调望江南.闺夜

和郎坐,閒话说东家。

小鸭漫烧宫里饼,香涛滚泼雨前茶。春去且由他。

和郎坐,妆卸玉簪斜。

戏谱新诗题册叶,轻移小盏护灯花。迟迟入帐纱。

形式: 词牌: 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