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感秋》由明代诗人潘光统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的独特景象与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慨。
首联“高楼独上海天长,枫叶芦花自水方”,以高楼为视角,俯瞰广阔天地,枫叶与芦花在水中倒映,构成一幅静谧而富有层次的画面。这一句通过视觉的对比,营造出一种辽阔而又孤寂的氛围。
颔联“一夜新凉催白雁,几家残杵隐清霜”,将季节的变化与自然现象巧妙结合。秋夜的一阵寒风,催促着大雁南飞,而远处隐约可见的捣衣声,伴随着清霜的降临,透露出生活的辛劳与岁月的流逝。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秋日的景象,也暗含了时间的推移和生命的更迭。
颈联“才名落落心难系,世事悠悠鬓易苍”,转而抒发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社会变迁的思考。才华横溢却难以把握,世事繁杂,岁月匆匆,两鬓已斑白。这里既有对个人际遇的感慨,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刻领悟。
尾联“南国只今频羽檄,可堪鼙鼓满渔阳”则进一步表达了对时局动荡的忧虑。南国频繁传来战报,渔阳之地战鼓雷鸣,暗示了国家正处于动荡不安之中。这不仅是对现实的担忧,也是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以及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