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竹枝词

三家村里读书堂,听得书声气也扬。

田舍多收三斛麦,不教儿辈断书香。

形式: 词牌: 竹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宁静的乡村中,一家之主在村中的读书堂内勤奋学习的情景。通过“听得书声气也扬”,诗人巧妙地将读书的氛围与人物的精神状态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接着,“田舍多收三斛麦”一句,以丰收的景象象征着家庭的富足,同时也暗示了读书对于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不教儿辈断书香”则表达了对后辈教育的重视,希望他们也能继承这份知识的火种,不被时代的变迁所淹没。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读书的价值和对个人成长的推动作用,还体现了对传统文化和家族传承的尊重,以及对未来一代寄予的厚望。通过简练的语言,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了一幅和谐、充满希望的乡村生活画卷。

收录诗词(1)

郑应鹤(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雪和东坡韵

窗前压断几枝纤,静夜深深刁斗严。

新竹支离酣阮籍,老松刻画愧无盐。

螟蝗入土空成蛰,雕鹗虽寒不傍檐。

自笑狂夫狂不了,携壶欲上玉山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岩豅寺

不漱龙湫近十年,重来诗思在花前。

碧鸡已断吹璈响,黄鹤犹悭搁笔篇。

洞口晴绡横古木,潭心寒玉映遥天。

避秦何必桃源问,咫尺琴高是散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秋日园亭

荒居无辙迹,日午露方晞。

种药多依水,著书常掩扉。

竹喧知鸟过,山静听云归。

客至临流酌,溪中菱芡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七夕同梅岭小饮

碧天如水月如钩,旅客萧然起暮愁。

几载将雏同野鹤,两人乘醉望牵牛。

露华每怯惊春病,桐叶初飞昨夜秋。

乞巧家家欢此夕,莫辞携手一登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