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敬晊助教二首(其二)

街西静观求居处,不到权门到寺频。

禁掖人知连状荐,国庠官满一家贫。

清仪称是蓬瀛客,直气堪为谏诤臣。

自顾无成年渐长,报恩惟愿杀微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在街西安静地寻找住处,不常去权贵之家,却常去寺庙。
朝廷官员了解我,因多次推荐,国立学校里的官职虽多,但家中依然贫困。
我的清廉仪表如同仙境之人,正直的性格适合做直言进谏的大臣。
如今我自感无所建树,随着年纪增长,只希望能以微薄之力报答恩情。

鉴赏

诗中的“街西静观求居处,不到权门到寺频”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内心平静的生活状态。诗人不愿意依附于有权势之人的门下,也不经常出入寺庙,而是选择在街西的一座清净处所寻觅自己的栖身之地。

“禁掖人知连状荐,国庠官满一家贫”两句则表达了诗人虽然得到了朝廷的推荐和任命,但他的家庭仍然生活在贫困中。这里的“禁掖”指的是宫廷或官方的封锁消息,“连状荐”是连续不断地被推荐,显示出诗人的才华得到认可,而“国庠官满”则意味着朝廷内外都有他的任命,但实际上却是一家之贫,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不公。

“清仪称是蓬瀛客,直气堪为谏诤臣”两句中,“蓬瀛客”象征着隐士或清高脱俗的人物,诗人自比为这样的人,他保持着自己的清白和节操。同时,“直气堪为谏诤臣”表明了诗人具有直言不讳的品格,可以成为敢于劝谏君主的忠诚之臣。

“自顾无成年渐长,报恩惟愿杀微身”两句则流露出诗人的自我反省和对国家的忠诚。他感到自己虽然年岁渐长,但个人却没有什么成就,只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微薄之躯来报效国家。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保持个性、忠于职守并渴望为国捐躯的情怀。通过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追求,诗人展现了一种高洁的人格魅力,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矛盾和诗人的苦恼。

收录诗词(140)

刘得仁(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相关古诗词

赠雍陶博士

腹是群书笥,官为六义师。

情高少尘事,朝下足闲时。

有句同人伏,无私胄子知。

汉庭公议在,正与触邪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上姚谏议

高文与盛德,皆谓古无伦。

圣代生才子,明庭有谏臣。

已瞻龙衮近,渐向凤池新。

却忆波涛郡,来时岛屿春。

名因诗句大,家似布衣贫。

曾暗投新轴,频闻奖滞身。

照吟清夕月,送药紫霞人。

终计依门馆,何疑不化鳞。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上翰林丁学士

今代如尧代,徵贤察众情。

久聆推行寔,然后佐聪明。

官自文华重,恩因顾问生。

词人求作称,天子许和羹。

御柳凋霜晚,宫泉滴月清。

直庐寒漏近,秋烛白麻成。

玉殿移时对,金舆数侍行。

赐衣香未散,借马色难名。

时辈何偏羡,儒流此最荣。

终当闻夑理,寰宇永升平。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山中舒怀寄上丁学士

五字投精鉴,惭非大雅词。

本求闲赐览,岂料便蒙知。

幽拙欣殊幸,提携更不疑。

弱苗须雨长,懒翼在风吹。

砺镞端杨叶,光门待桂枝。

计闻尘里誉,因和禁中诗。

形式: 排律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