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途遇高香亭二尹招饮师竹处转至王宅

新月迎人面,其光皎且纤。

道遇高达夫,气宇雅不凡。

访碑来古寺,煮茗供清谭。

庖人具鸡黍,藉欲客留淹。

有客期不至,移樽提筐篮。

不愁西风急,昏暮叩绛幨。

绛幨何清寂,主人作仆兼。

载酒西园醉,壶觞不停斟。

书声隔窗牖,拇战声相参。

东邻新娶妇,红烛照画帘。

裙钗罗筵席,羯鼓已挝三。

洗盏更绣阁,要客不辞馋。

我本逢萍水,此邦好事添。

同行有二老,酡颜掀髭髯。

一笑持樽酒,殊有元妙含。

万事是偶然,今夕何乐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冬时节的一次偶遇与宴饮经历,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感。

首句“新月迎人面”,以新月喻人面,形象地展现了月色的皎洁与细腻,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其光皎且纤”进一步描绘了月光的明亮与柔和,仿佛能直接触碰到人的脸庞。

“道遇高达夫,气宇雅不凡”则通过人物的外在表现,暗示了高大夫的非凡气质,预示着这次相遇将不平凡。

“访碑来古寺,煮茗供清谭”描述了主人公在古寺访碑后,与友人煮茶谈心的情景,体现了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有客期不至,移樽提筐篮”则描绘了等待未至之客时,主人热情招待的情景,展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

“不愁西风急,昏暮叩绛幨”表达了即使在西风急骤、天色昏暗的情况下,主人依然期待客人到来的心情,体现了深厚的友情。

“绛幨何清寂,主人作仆兼”则通过对比,突出了主人在宴会上的忙碌与热情,同时也体现了宴会的宁静与和谐。

“载酒西园醉,壶觞不停斟”描绘了宴会上的欢乐场景,酒香四溢,宾客尽欢。

“书声隔窗牖,拇战声相参”则通过声音的描写,展现了宴会上既有文雅的读书声,也有热烈的赌博声,体现了生活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东邻新娶妇,红烛照画帘”描绘了邻家喜事,红烛映照画帘,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裙钗罗筵席,羯鼓已挝三”则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宴会上女子的装扮和音乐的节奏,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

“洗盏更绣阁,要客不辞馋”则表达了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款待,即使美食诱人也不吝啬分享。

“我本逢萍水,此邦好事添”表达了诗人对这次偶遇的感慨,以及对当地美好事物的赞赏。

“同行有二老,酡颜掀髭髯”描绘了两位老人的醉态,增添了宴会的温馨与和谐。

“一笑持樽酒,殊有元妙含”则通过笑容和酒杯,表达了主人与客人的亲密无间,以及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万事是偶然,今夕何乐耽”则以哲理性的思考,总结了人生的偶然性与快乐的本质,表达了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人文关怀和社会交往的美好画卷,展现了清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632)

许传霈(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香亭招饮竹屋在法界寺用关王二君题寺图诗均(其一)

钟报城西寺,时来一叩门。

竹疏云压屋,花少菜锄园。

饶有林泉趣,仍无车马喧。

画图今不见,题句溯词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香亭招饮竹屋在法界寺用关王二君题寺图诗均(其二)

主人真不俗,当户小筵开。

樽满斟新酿,阶平埽旧苔。

诗僧留古塔,循吏望高台。

雅集无今古,伊谁济世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洛翘以致祭白云祠诗见示用均复之

景行堂前坐,从知别有天。

水流红叶外,山搁白云巅。

旧迹留桑梓,良时荐豆笾。

使君传教化,珍重有诗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寿师竹五十有三

一日之七岁庚午,大秩筵开数计五。

越今年华辛壬癸,我来旧雨得重聚。

昨回一阳百福生,集启消寒继消暑。

入门何须问宾主,浮以大白斟以醑。

酒酣始知诞降辰,兕觥酌彼鹤筹数。

君独前席致我词,献寿投桃皆无取。

新诗换得樽浊醪,胜比金钱值刻楮。

我闻昌黎进表章,谏迎佛骨浩气吐。

春秋刚逢五十七,力挽衰风擎天柱。

又闻知遇陆宣公,二十二人榜龙虎。

陆之生日是明天,沆瀣师生直接武。

二公今已升庙廷,笾豆馨香列樽俎。

黉宫香火本非僧,礼乐肃修合柷敔。

君秉铎教历有年,大训赤刀重西序。

古来金石寿诗书,振起斯文乐蹈舞。

况是东阳好山林,洞天久许天伦叙。

閒筑竹簃布酒棋,时摘肴蔬开园圃。

迟我数年莫厥居,云洞茅檐不待补。

相与徜徉耄老天,此酒此诗證出处。

君不见周子定居庐阜时,濂溪风月年年今不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