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王郎昆仲及儿子迈,绕城观荷花,登岘山亭,晚入飞英寺,分韵得「月明星稀」四字(其三)

苕水如汉水,鳞鳞鸭头青。

吴兴胜襄阳,万瓦浮青冥。

我非羊叔子,愧此岘山亭。

悲伤意则同,岁月如流星。

从我两王子,高鸿插修翎。

湛辈何足道,当以德自铭。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翻译

苕水像汉水般流淌,水面泛着鸭头般的青色波光。
吴兴的美景超过襄阳,无数屋瓦在青天之上漂浮。
我并非像羊叔子那样有才,面对岘山亭感到惭愧。
虽然心情悲伤相同,但岁月如流星般飞逝,无法挽留。
陪伴我的两位王子,如同高飞的大雁展翅插上华美的羽毛。
那些浅薄之人不值一提,应当以美德铭记自己。

注释

苕水:比喻苕溪。
汉水:长江支流。
吴兴:古代地名,今浙江湖州。
襄阳:湖北襄阳。
羊叔子:西晋名臣羊祜。
岘山亭:岘山上的亭子,与羊祜有关。
悲伤:哀伤。
流星:比喻时间流逝迅速。
两王子:可能指王子或亲密的朋友。
高鸿:大雁。
湛辈:指见识浅薄的人。
德:美德。
自铭:自我铭记。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开篇“苕水如汉水,鳞鳞鸭头青”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乡画卷,通过对比苕溪水与历史上著名的汉水,以及形容水面覆盖着青色的鸭头,展现了诗人眼中的宁静美丽景象。

接下来的“吴兴胜襄阳,万瓦浮青冥”则是借用地理之美来赞叹吴兴(今浙江湖州)的风光,认为这里的美景甚至超过了古代著名的襄阳城。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当前所处之地的非凡景色。

“我非羊叔子,愧此岘山亭”一句则流露出诗人的谦逊和自嘲,自比为不能与历史上有名的人物相提并论,只是在岘山亭中感慨。紧接着,“悲伤意则同,岁月如流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与友人的情感交融。

最后几句“从我两王子,高鸿插修翎。湛辈何足道,当以德自铭”,则是诗人对友人的赞美,将他们比喻为高飞的鸿鸟,强调了不必用言语来表彰,只需通过个人品德便能留下深刻印记。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与王郎昆仲及儿子迈,绕城观荷花,登岘山亭,晚入飞英寺,分韵得「月明星稀」四字(其四)

吏民怜我懒,斗讼日已稀。

能为无事饮,可作不夜归。

复寻飞英游,尽此量寸晖。

撞钟履声集,颠倒云山衣。

我来无时节,杖屦自推扉。

莫作使君看,外似中已非。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次韵章子厚飞英留题

款段曾陪马少游,而今人在凤麟洲。

黄公酒肆如重过,杳杳白蘋天尽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城南县尉水亭得长字

两尉郁相望,东西百步场。

插旗蒲柳市,伐鼓水云乡。

已作观鱼槛,仍开射鸭堂。

全家依画舫,极目乱红妆。

潋潋波头细,疏疏雨脚长。

全家依画舫,极目乱红妆。

我来闲濯足,溪涨欲浮床。

泽国山围里,孤城水影傍。

欲知归路处,苇外记风樯。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与胡祠部游法华山

陂湖欲尽山为界,始见寒泉落高派。

道人未放泉出山,曲折虚堂泻清快。

使君年老尚儿戏,绿棹红船舞澎湃。

一笑翻杯水溅裙,馀欢濯足波生隘。

长松搀天龙起立,苍藤倒谷云崩坏。

仰穿蒙密得清旷,一览震泽吁可怪。

谁云四万八千顷,渺渺东尽日所晒。

归途十里尽风荷,清唱一声闻《露薤》。

嗟予少小慕真隐,白发青衫天所械。

忽逢佳士与名山,何异枯杨便马疥。

君犹鸾鹤偶飘堕,六翮如云岂长铩。

不将新句纪兹游,恐负山中清净债。

形式: 古风 押[卦]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