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閒望有感

维舟亭下偶登临,下蔡风流古至今。

远岭抱淮随曲折,乱云行野乍晴阴。

幽人憔悴搔白首,啼鸟哀鸣思故林。

触处涂穷何足恸,直回天地入悲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此诗《寿阳閒望有感》由宋代诗人苏舜钦所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交织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首联“维舟亭下偶登临,下蔡风流古至今”,开篇即以“维舟亭”为立足点,引出对历史风流的追忆,暗示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下蔡,古代地名,此处借指历史上的繁华之地,通过“古至今”的对比,表达了对时间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

颔联“远岭抱淮随曲折,乱云行野乍晴阴”,描绘了一幅动态的山水画卷。远山环绕,淮水蜿蜒,云彩在广阔的田野上时而晴朗时而阴沉,生动展现了自然界的多变与和谐之美。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也隐含了对人生起伏不定的深刻理解。

颈联“幽人憔悴搔白首,啼鸟哀鸣思故林”,转而聚焦于人物的情感世界。诗人以“幽人”自比,形象地刻画了自己因岁月流逝、世事沧桑而感到的孤独与忧伤。白发的增添、对故乡的思念,都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啼鸟的哀鸣,更添了几分凄凉之感,将个人的愁绪与自然界的哀音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氛围。

尾联“触处涂穷何足恸,直回天地入悲吟”,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与挫折时的态度。虽然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令人痛心,但诗人并未因此沉沦,而是选择以悲愤的歌声直抒胸臆,展现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这一联既是对个人情感的释放,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综观全诗,《寿阳閒望有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以及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坚韧不屈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221)

苏舜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集》

  • 字:子美
  • 籍贯:开封(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08—1048

相关古诗词

阻风野步有感呈子履

轻舟留滞已春残,携手栖栖田野间。

尽日东风吹百草,有时双鹭下前湾。

古为少见如君困,世上应无似我闲。

抖擞尘襟莫回首,谤书终不到溪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过泗水

五年六经此,仰首叹劳生。

山是往时色,人皆今日情。

机心去国少,尘眼向淮明。

物理吾俱晓,漂流安足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和丹阳公素学士晚望见怀

古郡登临足胜游,使君才调更风流。

过云送雨海山暗,斜日催蝉江树秋。

屡辱嘉招嗟放弃,又传新咏慰淹留。

霜天乘兴当西谒,共醉城尖四望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子履

一舸风前五两飞,南迁今去别慈闱。

人生多难古如此,吾道能全世所稀。

幸有江山聊助思,莫随鱼鸟便忘归。

君亲恩大须营报,学取三春寸草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