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知县陈仲信之建昌

朝游甘棠堤,夕游甘棠堤。

堤上夜来雨,秋风闻马嘶。

借问向何处,驾言南康去。

香炉生紫烟,五老欠延伫。

山中瀑布水,散为九江流。

江流二千里,还归东海头。

海中有鲤鱼,好寄平安字。

手把钓鳌竿,时时候书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前往南康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旅途的关切。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巧妙融合,展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首句“朝游甘棠堤,夕游甘棠堤”,既点明了送别的地点,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表达了送别者对友人的不舍之情。接着,“堤上夜来雨,秋风闻马嘶”两句,通过夜雨和秋风中的马嘶声,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借问向何处,驾言南康去”则直接点明了友人此行的目的地,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旅途安全的关切。“香炉生紫烟,五老欠延伫”描绘了南康地区的美丽风光,象征着友人即将前往的地方充满希望与美好。

“山中瀑布水,散为九江流”进一步展现了南康地区的自然景观,瀑布水汇聚成九江,寓意着友人此行将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江流二千里,还归东海头”则以长江的壮阔,象征着友人旅程的漫长与最终的回归,蕴含着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最后,“海中有鲤鱼,好寄平安字。手把钓鳌竿,时时候书至”以鲤鱼寄信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与期待,同时也暗示了友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人关心与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画面感强,充分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与对远方友人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1955)

胡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铁箭辩

凤凰山下通江门,钱王铁箭今尚存。

世传当时有三箭,两箭沈沙俱不见。

唯留一箭在江头,此箭不随江水流。

壮士摩挲撼其镞,根株下贯金鳌足。

出地曾无一尺高,定知作则捍波涛。

始丰先生真好辩,直指是幢非是箭。

雨淋日炙四百年,孤星煌煌长在天。

形式: 古风

题东山清隐图

南山莫采菊,北山莫移文。

西山食薇终不饱,听我且歌东山之白云。

白云宛在山之下,卜得陂坑葬郎罢。

三年返哺学慈乌,千里按图求骏马。

关山漫漫霜露多,谷口秋风吹女萝。

侧身南望不归去,白发倚门愁奈何。

东山之图不盈尺,时见山头白云白。

山有荔枝江有鱼,儿在天涯重相忆。

只今冠佩登鹓行,谁种忘忧当此堂。

安得仙人缩地诀,日日称觞慈母傍。

形式: 古风

寒食行二首(其一)

江南三月梨花雨,寒食邻家哭儿女。

阿爷战死长兄存,二十年来别乡土。

存无信息死无归,胡蝶春风泪满衣。

纸钱空挂枯杨树,存者不知埋骨处。

一百五日年年来,天外游魂何不回。

形式: 古风

寒食行二首(其二)

北邙山头生白云,北邙山下多古坟。

借问谁家埋白骨,此中半是洛阳人。

陌头夜夜铜驼哭,冢上萧萧悲宰木。

家贫无地葬遗骸,忍见乌鸢啄人肉。

白日短短云无根,翁仲百年当墓门。

花落春风一杯酒,几家寒食见儿孙。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