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道友

忆昨君有行,飘飘气欲仙。

去作苏门啸,不觉晚岁年。

云采照高秋,盟言尚无愆。

远音传征鸿,俄乃栖冷泉。

北山有野鹤,长唳声闻天。

高人游华胥,岂不惊昼眠。

囊中宝苑书,香翰徒联翩。

安得九灵光,晔晔飞我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回忆起你昨日离去,轻盈如仙人飘逸。
你去往苏门啸歌之处,不觉岁月已老。
秋云映照高远天空,誓言至今未违。
远方的消息由雁传递,不久便栖息在冷泉边。
北山上有只野鹤,长鸣之声直冲云天。
高洁之人游历仙境,怎能不惊动白日梦乡。
你的书卷如宝,香气四溢,却只能独自翻阅。
如何能得到九色神光,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注释

忆:回忆。
昨:昨日。
君:你。
飘飘:轻盈。
苏门:古代学派名。
啸:啸歌。
晚岁:晚年。
年:年华。
云采:秋云。
高秋:秋天的高空。
盟言:誓言。
愆:过失,违背。
远音:远方的声音。
征鸿:远行的大雁。
栖:栖息。
冷泉:清凉的泉水。
野鹤:野生的鹤。
长唳:长声鸣叫。
华胥:传说中的理想之地。
昼眠:白日梦。
囊中:口袋里。
宝苑书:珍贵的书籍。
香翰:带有香气的笔墨。
联翩:连续不断。
九灵光:九色神光。
晔晔:光彩夺目。
飞我前:照亮我前方的道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卫宗武的《寄道友》,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情谊和精神世界的向往。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忆昨君有行,飘飘气欲仙。”开篇两句即刻画出一位道士或隐者的高洁形象,他们的修为已达到了出尘脱俗、与神通灵的地步。

“去作苏门啸,不觉晚岁年。”诗人通过对朋友往事的回忆,表达了自己对于那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岁月匆匆、光阴荏苒的情感。

“云采照高秋,盟言尚无愆。”这里的“云采”可能指的是道士所服用的仙草或是用来比喻清新的心灵。诗人通过这两句强调了与朋友之间的誓言和信守,不因时光流逝而改变。

“远音传征鸿,俄乃栖冷泉。”此处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声音,透过鸿雁的叫声,传递出一种远离尘嚣、寂寥幽静的情境。

“北山有野鹤,长唳声闻天。”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通过野鹤悠长的鸣叫和声音直达云霄,展示了诗人心中的高远志向。

“高人游华胥,岂不惊昼眠。”这里“高人”指的是那种有着超凡脱俗修为的人,他们在仙境中漫游,不受世间红尘的干扰,连白日里的睡眠都显得那么浅薄和无关紧要。

“囊中宝苑书,香翰徒联翩。”诗人提到自己携带着珍贵的书籍,这些书籍象征着精神财富,而“香翰”则是用来书写这些宝贵知识的工具,但在这里只是轻轻地连接着,没有深入探讨,这反映出一种对知识和智慧的尊重与珍视。

“安得九灵光,晔晔飞我前。”结尾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那超自然之力的渴望,那种神秘而又耀眼的光芒,如同在诗人面前缓缓展开,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引导。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朋友生活状态的怀念、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内心世界的情感流露,构筑了一种超凡脱俗而又温暖亲切的情感交流。

收录诗词(405)

卫宗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理学

寥寥二千载,道统几欲坠。

濂洛暨关中,浚源接洙泗。

乾淳诸大儒,流派何以异。

无极而太极,性命发其秘。

先天而后天,理数稽其至。

四书共群籍,精微穷奥义。

五常与异端,辨析无遗旨。

谓教以渐进,谓功可直遂。

为说虽殊科,其归同一揆。

践修本诚敬,讲贯非口耳。

要在绝己私,浑然循天理。

启钥以抽关,发蒙而警聩。

后进有所宗,绝学得所继。

作者蔑以加,百世或可俟。

形式: 古风

野塘晚步

数亩涵空碧,波光可染衣。

荷枯惟藕在,荻老作花飞。

水净游鳞见,天寒过雁稀。

十分清绝处,秋月散明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隋炀帝

方其为储贰,用智固已谲。

及夫据大器,为谋抑何逆。

龙舟及凤谲,无岁不游适。

离宫与别殿,快意事淫佚。

置酒燕要荒,会者三十国。

紫舌与黄支,无所不臣服。

亲驾两征辽,方且肆穷黩。

群盗遂蜂起,土地日以蹙。

惛犹不知悟,愎谏辄诛戮。

肘腋俄变生,兵刃交于目。

不肖孰甚焉,身亡而国覆。

形式: 古风

雪晴

岁穷候严冱,木石冻欲折。

寒云尽四垂,乾坤清气发。

仙人唾珠玉,琐碎自天落。

神功忽收敛,声光随息绝。

暮夜风怒号,飘泛动几格。

老夫卷书坐,灯焰耿明灭。

炉存火已微,瓶罄酒莫索。

拥衾作龟缩,毛骨冷于铁。

皓色倏浮窗,疑雪复疑月。

推枕晨启扉,金乌已赫赫。

桃符即换岁,椒盘行送臈。

谁其呼滕六,为我作三白。

形式: 古风